秦岭穿越日记(全文完 作者牛哥)09-08-27 22:48 发表于:《传说中的驴群》 分类:未分类 / o K$ u( X' W9 `7 f
人物:牛哥 博天 一天三碗面
# e+ u: J1 c% C; `( W9 \' K r! _" l; |' i4 L; S1 A2 H; t# f+ E
时间:2009年8月7日-8月13日 2 |% V* N1 M( I
- N9 `; \2 i5 i: a0 r/ V. p, U地点:陕西 秦岭主峰太白山
6 C1 L/ w8 [& q; w0 g- H0 h" J# _; v
# \) ~. ^" J( h% a$ G+ z5 [: i' y( H( l ^
9 {. b$ v- E: n) U8 q' j
( H& n: Z2 w# `5 i6 c
第一天 向往
4 N) ^3 M2 H! @
, [) M3 W7 o( M/ i2009年8月7日 晴 温度:31℃ 海拔:40M
, W" L2 \! X# R
1 J# [2 ~, _; ~+ e! F
4 R- J) G9 _: H9 Y6 c, t* k9 v
朝辞盛夏酷暑天,
x* v. v& E! [
$ S' h9 C# P4 k% ]$ E6 E夜宿严冬伴雪眠。
( ~3 U2 y6 J' {% F
; g) a- a& L3 U5 l" s& k# |春花秋叶铺满路,
. v/ M+ ~& h# X3 g! s' i: x1 j
1 t0 [; O8 Y0 m+ {四时原在一瞬间。 * q. W: i# F. S- T4 r( x( `7 W
& Z( M- f7 G& w; ^/ [8 ~$ |7 x- F/ d
' Y1 L: G. b; N& w" s
秦岭主峰太白山,这座中国东部的最高峰,它那高耸入云的雄伟气势,瞬息万变的气候神姿,自古以来就给人们披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为中外科学家和文人学士所向往。徒步穿越秦岭古道,更是驴友们乐此不疲的恒久话题。当地驴友说:登过太白的驴,都是强驴! ; p7 n2 |0 ^, L+ U. K9 {
' C9 N `+ c" q) g" _+ t我们三人,经受不住这高山的诱惑,踏上了西去的征途。 $ f; w ^" T2 M) Q7 R" W* ~' D
4 T& l% f8 `! s G3 ~$ h1 W实际上筹备工作从一个多月前就开始了,包是以前买的SUNPARK的包,外观挺酷,就是背负的弓形太大,总感觉装不了什么东西,睡袋是3度的,估计能抵御高山的严寒。买了一个自充垫,厚度还行,有点重。加上食品、衣服、水等,满满一大包,足足有50多斤,大夏天的背着这么个大包走在马路上,很多人都用异样的眼光看着我,用南京话讲:这人头脑进水了! - K z& p/ p$ i2 a% I' r
# f9 J1 C' i1 q: S/ Y2 K
15:58的T112次火车,我们仨人三点多一点儿就到火车站了,迫切之心可见一斑。暑期客运高峰时间,候车大厅里人满为患连座位都没有,我们把三个大包并排靠墙立好,挺惹眼的,大家见惯了背着蛇皮口袋挤火车的农民兄弟,很少见我们这样背着大包挤火车的人,每个大包上还插着两根棍子,其实那是我们花二百多买的登山仗。上来搭讪的人也不少,大多是问问我们这套装备是干嘛的,需要花多少钱,三碗面如鱼得水地向好奇的人们解释着户外运动的起源、太白山的奇险和喜马拉雅山的登顶技巧,几个小姑娘投来羡慕而崇拜的目光,恨不得马上跟三碗一起出发。最现实的是火车站的红帽子,看看我们的包,在我们面前绕来绕去说:“一个包十块,帮你们送到站里”,被我们婉言谢绝。
5 r- [0 l' z$ }. q: \. w7 j9 I
2 C3 s& W8 s D火车依然不懂我们焦急的心情,姗姗来迟,下午四点半钟,这趟车才开向西安。博天想的比较周全,连火车上的晚餐都准备好了,寿司、南农烧鸡都挺合口味,美美地吃饱喝足,躺下等着到站。 : j% E3 d# j2 L- b" ?7 {+ \$ G4 B
5 k! ^ ~7 s2 U w! H
0 w8 @, h, W- n+ {3 ]: o: ^" E) H0 ?1 c7 s
/ G7 s0 ?3 Q6 D) W! [
1 P: |! G3 C8 O2 ?3 }$ C" D6 e
# ?# T4 ^& B5 ~5 w" A
第二天 享受 ' E2 b% [- f; b, s K+ i
& v# c, v# e# V" ^: M! m+ V0 k
2009年8月8日 阴 温度:27℃ 海拔:450M
a0 ?2 h6 Y% A3 Z5 t, e0 r J5 S- I* g, b6 ?
; C% w! k2 E. L, O
4 U6 Z# ]1 g( E/ |( q, n凌晨,睡眼朦胧被什么声音吵醒,看看表,4:46,再看看人,博天和三碗面已经起来了,看来他们心里也一样想早点到达,比我还沉不住气,我又磨蹭了一会,才起来刷牙洗脸。6:30,终于到达西安车站。 $ `( C. D# E: B6 U/ N
6 b, h4 t6 w. p! Q我们这次穿越计划的路线是从南坡周至县厚畛子镇的都督门上山,穿过跑马梁到达顶峰拔仙台,然后从平安寺、大殿、营头下山。这是路线最长的一条古道,比较有挑战性,用当地山民的概念来计算,全程有240华里。
: A) ~* o, f: c1 Z3 P4 E1 ~# a2 A/ m& Z: g
下车后我们直接打车来到水司汽车站,这里是前往周至县的一个主要车站,也是西安驴友的一个集散地,6:45我们到达水司车站时已经有不少西安驴友背着大包小包在这里等自己的朋友。拉客的黄牛也不停地在身边绕来绕去,希望把这几个外地来的傻驴骗到他们车上。
! |$ n1 t# n4 O% T' O5 z/ a: i4 A; n* R) G
由于火车上不能带气罐,行前博天就跟西安信天游户外俱乐部的驴友拉登联系好,请他买几个气罐送过来,拉登不辞辛苦,一大早就把四个高山气罐送到了水司车站,让我们非常感动,其时后面更感动,等下面慢慢道来。
3 k9 e# j0 M' S9 D
" ?* d! h* t, j' `" G我们在路边草草地吃了点早饭,装好气罐,在站里买票上车,票价倒是不贵,16.5元一张票。进站时有些紧张,担心四个气罐能不能带上车,甚至都商量好带不上车的对策。负责安检的老大哥一点没有为难我们,看着我们的大包说,年轻时他也喜欢驴,只不过背的是黄军包,穿的是解放鞋,祝我们一路平安,我们惊喜地与老大哥道别,虚惊一场。
& k( s$ ?" X+ B) q1 \. A
7 k3 ^" _! _8 W& ~& T! M7:45车子驶出车站,一路高速,9:20到达周至县汽车站。我们下车后没有出站,直接来到发往厚畛子的班车旁边,从周至县到厚畛子镇,每天只有10点钟一班车,我们赶上了,否则只能包车。司机看到我们背的大包,就知道是爬山的,热情地帮我们把包放好,把座位安排好。车上人很多,有些人没有座位就只好站着。我们要买票,司机说下车时再买,每人20元。
% h: t2 a' M1 T+ c a6 f
. }9 a! T: P( [5 s% M10点多钟,车子开出周至县汽车站,没多久,就驶进了山区公路。路况还不错,就是比较窄,一边是峭壁,一边是悬崖,时不时还有些石块从山上滚落下来,砸在公路上,真后悔没戴顶安全帽。看看其他人,都若无其事的样子,我也就渐渐安心了。
, _4 ~2 L* }5 D5 D8 N' O3 H( z7 [8 O! v! Q. b: G/ H$ u
刚进山时,脚下有一个很大的水库,听讲叫黑河水库,是陕西省水质最好的水库之一,风景秀丽,旁边还有不少农家乐餐馆。 ; b$ u$ B0 h/ z$ }& Y) D8 H' g
, ~' f, G4 Q$ N) ]& [汽车在盘山路上开了2个小时,来到了黑河国家森林公园。说是森林公园,其实就是在秦岭保护区的路上建了一座大门,没见到其它什么配套的公园设施。票价每人40元,通过司机买是30元,下山后听讲还价能还到5元,呵呵。厚畛子镇处在公园景区内,当地人是不用买票的,所以下次去时,我们要先练习下当地方言,说不定能省个门票钱。 - A, u5 n4 Y$ @
/ }9 S$ R$ o( N% U2 m( W路越来越窄,车子一直顺着一个大峡谷前行,时不时会有一条瀑布挂在眼前。又往山里开了一个多小时,终于在13:15到达厚畛子镇,这里海拔已经到1315M,整个镇夹在群山中的一个狭长地带,座落着几十户人家和一些乡镇单位。我们在一家名叫林源酒家的小店里点了几个菜,腊肉炒野厥菜、青椒炒鸡蛋,口味还行,最好吃的是大锅烙的锅魁,三个人把一个大锅魁一扫而光。四菜一汤62块钱,山里的消费是不高。
. X) C4 a6 V/ g& R0 E% l9 _- {; o" b. n8 A( x# Y# d
吃饱喝足,在旁边的小商店里补充好水后,14:00花150元钱包了一辆昌河牌面包车前往都督门。其实在厚畛子还有另外一条上山的道路,即从厚畛子到铁甲树到南天门然后登顶,但这条路大多被修成水泥台阶,已经失去了徒步的乐趣,所以我们放弃了这条路线。从厚畛子也可以徒步到都督门,翻过一座海拔2020M的秦岭梁即可。考虑到明天的登山路线较长,要保存体力,我们还是选择了乘车,事后证明我们的选择是正确的。
0 \4 p! z, f C. P
. e' x& h. q+ T1 V$ g厚畛子到都督门的路很窄,基本上是贴着崖壁行走,两辆车无法同时通过,所以会车都是在拐弯稍宽点的地方,路基年久失修,坑凹不平,灰尘漫天。前方还有一个叫老县城的景点,所以车还不少。这段路徒步大约需要6个小时,试想徒步6个小时走在灰尘漫天的路上,该是多么令人崩溃的事情。 6 ]3 T$ p9 q9 A! S
2 I' ~' C# g7 \我们乘车用一个半小时到达了都督门,都督门是一个小山村,海拔1720M,是群山环抱着的一小块平原地带。这里离老县城只有几里路,所谓老县城,就是清代佛坪县城,建于清道光五年(公元1825年),当年翻越秦岭驿道的必经之地,鼎盛时期人口过万,随着历史的变迁,现在这里仅居住着十几户人家和一个文物管理所。县城内保留有许多清代遗迹,诸如用卵石堆砌成的老县城城墙等。我们在老县城停留了十几分钟,老县城北靠大山,东、西、南三座城门保留完好,东门上有“景阳”二字。 & t( C2 h0 F* H* S' [
" h& K0 I, m& _+ N8 I
当晚我们三人就住在都督门村村长家里,博天是搞建筑工程的,一眼就看出村长家的房子有好几十年的历史了,粗大的松木立柱,以锲合的方式形成框架,经沉降后再砌上山墙,二层结构,冬暖夏凉而且坚固耐用,一般地震都耐何不了它。 & i7 e* @2 B; D" e2 g
5 D8 A/ @! S. A; k7 o9 Z村长家正屋的旁边正在修建现代化的厕所和太阳能洗澡间,替代原来的茅坑,大概是为了迎合越来越多的旅游客人,这里的旅游也是当地一个不错的收入。由于没办法洗澡,我们三个就跑到离村长家20米外的一个山涧里去洗,这条山涧从秦岭上下来,里面全是卵石,水清澈见底,水温只有18℃,冰凉刺骨,水里生长着一种不知名的小鱼,岸边开着一些金黄色的野百合,在夕阳照耀下煞是娇艳。洗完后全身清凉舒爽,由于水温太低,三人也不敢在水里逗留过久,博天在水里捡了一块汉白玉,准备回家自己打磨漂亮后送给香香,我则在水里挑了一块黑白相间,闪着金刚沙一样光芒的石头,带回去留个纪念。
6 x: h9 y& O: L3 C7 d
2 m' A: F# g! t3 u1 `晚饭就在村长家吃的,炒鸡蛋、炒豆腐,外加油泼面。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油泼面,手工擀制的面条约1公分宽,有点象刀削面,咬劲十足,煮熟后捞到碗里添点辣椒、蒜蓉、盐,用烧滚的热油一泼,回味无穷。下山后到西安,居然就没找到这种面。 7 s! R# o; q9 i! o) ]
) u6 C! w8 ], {1 S
吃完饭后,三个人商量,我们背的东西实在太重,而且第一天上山怕不适应,就决定找个背工帮我们背一部分。村长的儿子很快叫来了自己的舅舅,一个34岁的山民敖双喜。没怎么讨价还价,150元一天,帮我们把一部分东西背到拔仙台,到拔仙台后分手。敖双喜个头不高,人很本分,他找来一个破旧的登山包,我们把原本三人的东西分到四个包里,背在身上感觉轻松了很多。
6 u* J+ P& |; N/ R- b4 C( }# O o" b: g0 R
约好第二天早上七点半出发,我们都早早的睡了。
/ u$ y% `3 e8 l2 p, n4 F% L/ B9 D( p6 S, O4 F4 V2 {
+ V0 ^) [4 G( w' o/ r8 h0 L/ k4 @. [2 P* z
这是只收我们三人门票的景区
& ?; K* C" J6 J% s* z" V r) V- p村长家,门楼上写的是仙泉农家乐,电话号码看不清就和我要
! Z2 j5 c2 f4 _ O9 }% A8 I, B# C6 H8 L1 A; v: T
这人悠闲的很,在打水漂呢 6 I+ F" O4 i- r! x: o9 b
n: e7 x; c9 d( K b- ~
7 Q6 y! h( F p& L0 B9 p! m& H( V( F
4 b( i1 s+ n: I, w% X' ^* _: J6 s
: y( v! {) J7 F4 N- Y1 g4 U第三天 后悔
x- @5 b) q3 U- j3 L
( h0 J3 ?- d, [2009年8月9日 晴 温度:15℃ 海拔:1720M
& f( R/ W D9 j% `4 R. r0 C- o
1 c% s/ z3 A% x0 h! o; h; f# \* I2 Y5 Q/ f( p5 x. U
% D5 o Z8 H/ p+ m; X早上六点,大家就早早的醒了,只听外面鸟虫鸣叫,溪水潺潺,一派安宁祥和的气氛。用冰冷的山泉水刷完牙洗完脸,精神百倍。早饭是村长家的玉米穗子粥和烙锅魁,吃完饭稍事休息,打点好行装就出发了。
n G& W# k/ Z0 q$ Z& ` U- a* g% b
9 G# {- I9 u* e8 n* ~3 G7:40,我们走出村长家,向导敖双喜在前面一个叫龙洞口的地方等我们。从村长家到龙洞口,大概只有二里多路,是我们今天走的最后一段能通汽车的路。龙洞口那里正在施工修水库,据说是黑河水库的水不够用,从这里就开始蓄水。路上我们看见一种奇怪的设施,几个人分析估计是一种悬棺,后来忘记问了。
% Y; n/ F' t- Z# x8 l
+ l) b+ Y( ?3 s由于施工,把上山的路完全遮挡,我们按GPS的指示差点走错路,好在很快见到向导了,他带我们从工地上穿过,走进了浓密的竹林里,小路就隐藏在竹林深处。 ' ^3 q. c/ z3 }3 q9 B5 W6 c. q+ a
4 l& u# K. b% F: S. E, a% C
最初的两个小时,我们一直沿着一条山溪前进,坡度不大,路边是一些灌木草丛和箭竹,走到没路时,我们就要跨过山溪,找新的路线,这样在小溪上来回穿越了十几次,好在水不大,不用脱鞋,踩着光滑的石头就过去了,只要注意不要滑倒就行。不过几个人的鞋子大多被水淹过,还是说鞋子不错,水只淹在鞋子表面,里面都没进水。
F6 \* V( h, P$ ~ `; N; \$ K0 H' W( S- E
走了一个多小时的时候,从后面赶上来四个西工大的大学生和一个向导,他们在为太白保护区做调查,好象课题是研究箭竹的生长情况能否满足大熊猫的食物需要。在这人迹罕至的地方遇见人,大家都格外热情,互相打听着对方的情况,了解着对方所不熟悉的知识。也许是由于他们还是学生的缘故,对我们这几个貌似装备专业的驴友羡慕不已,呵呵。
. b0 \9 e8 q& I6 y0 H* B* V7 z6 S
; ^- B) i6 z5 A4 d他们几个到大坪后就返回下山,我们帮他们校准GPS数据后,大家热情告别,象老朋友一样。
9 L7 [" b0 {& E% a& K
% \2 i* E4 _6 M) {除去这几个大学生,见到的活的动物就是一些红腹锦鸡、雪雉和松鼠了,偶尔还有几只凤蝶。动物的粪便倒不少,有很多羚牛、羚羊和大山猫的粪便散落在路上,有些还是刚拉下不久,也就是说这一路山林里隐觅的野兽还不少,大概是靠近水源的原因,难怪山下的老乡说他们一个人是不敢上山的,怕遇到野兽的袭击。死的野兽倒是见过,在太白庙有一只羚牛,是去年自己死在庙里的,估计是受伤后到庙里避雨,伤重而死,后来被人抬到庙外的院子里,现在只剩一堆皮毛。在离太白庙不远的山路上,也有一堆白骨,从体型上看应该也是羚牛。见不到什么动物,我们走路就格外专心,认真盯着脚下的山路,其实大多不能称做路,都是顺山势而上的一些对人阻挡少一些的岩壁和树林、竹林,有些地方跟兽道并在一起,看来人和野兽一样,在探路方面的思维都差不多,特别是在近水源的地方。
4 ?7 M9 R/ Y& j
+ W5 I/ ~* ]4 a2 ?6 Z我们是在九点多到达太白庙的,太白庙是我们见到的第一座小庙,围墙已经坍塌,只剩三间四面露风的屋子供着一些神仙。太白庙的渊源我们没有去考证,但从一些砖雕来看,当年这座庙是相当精美的建筑。 4 |# K8 W2 x8 B7 m
# y! h& ~6 l! X( P, \
我们中午的目标点是大坪,从太白庙到大坪,有一段很大的连续上坡,海拔高度从1875M上到2460M,这一段路的坡度大,路也险,大部分道路不足半米宽,一边是山体,一边是悬崖,有一个地方还是近二米高的石壁,我们只好背着几十斤的背包攀壁而上。原以为这种路是最难走的了,没想到跟后面的路比起来,还算是好的。 , h2 f& V: I' t6 s6 `6 s9 S
' {& |6 e: Y. q
12:30,终于爬到了大坪,这里以前应该也是一座庙,现在只能见到建筑物的遗迹,卸下大包后一屁股坐到石块上再也不想起来,虽然行前做了很充分的心理准备工作,但是爬这样的连续上坡还是累的不行,让人有快要崩溃的感觉。躺在石块上啃了块压缩饼干,吃几片牛肉干,休息了近一个小时,才爬起来继续前进。大坪附近是野生大熊猫的栖息地,据老乡讲,在大坪呆上2-3天,肯定能看到大熊猫,不过野生大熊猫非常敏捷,它们爬树和奔跑都非常快,鼻子也很灵敏,闻到人的味道会躲的远远的。 5 ?. P% a$ q: k9 i, C8 T# G D
' E6 n! M! u/ ^
我们原计划今天的宿营地是将军庙,但向导讲将军庙没水源,经过再三权衡,我们还是采纳了向导的意见,把宿营地改在老庙子。
. r H: `) T+ Y
+ O2 X$ A _0 r: g+ F ?/ S从大坪到老庙子的路程大致分为三段,每段路长大约5华里,第一段主要是箭竹林,也就是大熊猫的生活区,箭竹有2米高左右,人从竹林里穿过,脸和身体被竹枝刷来划去,留下不少印迹,其实心里更担心的是这竹子上有没有竹叶青蛇,还好没遇到。走完竹林后我们的海拔差不多上到了2700M,不再适合竹子生长,也不会有熊猫生活了。
?' y2 Q' K: e, f$ m; V$ K1 |, r$ d/ @# F& S& v
第二段路是穿过几个乱石坡,由于冰川运动而形成的巨大石块,每块都有数十吨,从山顶倾泻到山底,形成石瀑布,估计有上千米的落差,非常壮观。我们小心地从这些石块上翻过去,一边翻一边想,要是有一块石头滚下来,我们就完蛋了!所以翻越石块的速度也明显加快。穿过乱石坡又上上下下地爬了几段山路,来到一个叫灵观台的地方,这里也是一座庙宇的废墟,只留下建筑物的石基。海拔高度2910M,灵观台有水源,风景也不错,是一个扎营的好地方。休息的时候感觉脸上好象有沙子,用手一抹,全是白花花的盐粒子,把盐粒子擦掉,再搓就是黑泥了。我们在灵观台休息几分钟就出发前往今天的宿营地老庙子。 1 |) W2 d; y! ], P3 p) X' X' p
: _6 r1 L" D9 ?从灵观台到老庙子是一段较为平缓的灌木从,由于海拔的上升,高大的树木已经很少见了,取而代之的是高山杜鹃,可以说是漫山遍野的杜鹃,只可惜现在花期过了,否则真能醉倒无数人。路随平缓,却也暗藏杀机,无数小溪在草丛和石块下穿过,路比较烂,象沼泽地,一不小心就会滑倒在烂泥地里。
5 @* ^7 t$ y" o6 f; r/ w" B, M/ i5 O
P. q [) d# b6 ^2 o" _% T/ C( \从灵观台出发不久天就开始下起了小雨,由于离目的地不远,我们也懒得拿雨衣,冒雨向前走,很快汗水夹着雨水湿透全身,山风吹来冷嗖嗖的。大概在17:00点,我们冲到老庙子,到达后的第一件事就是脱下湿衣服,把抓绒衣和冲锋衣全套在了身上。鼻涕不停地往下滴,三碗面迅速煮了一锅汤,和下去后感觉好多了。 ! p& W# }. O+ j! ]3 Z
* C' } E$ h# g0 y' J老庙子是一座几百年前的建筑物,不知是佛庙还是道观,现在仅存一座单进三间的木结构框架,四壁透风。我们在庙内扎下三顶帐篷,向导只带了一个睡袋,没有帐篷,只好和博天混帐,向导感激不尽,只夸南京人真好!
, w% Q% R5 n6 m& t6 t6 V) o. }& e. Z9 S0 {9 w
扎帐篷的时候,三碗面又煮了速食米饭和牛肉榨菜汤,就着汤啃了一块难以下咽的军用压缩饼干,身体开始热乎起来。 + B% O0 Q; Q* X) N2 h" S; L( C
W7 I: a$ `8 ?0 g5 P9 k/ X2 q
老庙子的海拔高度是3030M,是我们南京紫金山高度的6倍,晚上七点多气温已经降到7℃,我、博天和向导都钻进了帐篷,只有三碗面还在忙前忙后的为大家烧明天的开水。这里比南京晚了一个时区,所以天黑的晚,晚上八点钟我们还能看到浓雾一会儿覆盖了整个营地,一会儿又被大风吹散。山上除了风声和溪水声,没有其它动静。
! X& B0 y% A% S9 ~1 G& ~9 U5 _& F; h
今天是我们进入山路的第一天,全天行程大概40华里,拔高1700M,感觉就一个字──累! ! l, ?: A9 F: g' N3 S! b6 R
: T/ R% w" g* U; p虽然很累,但睡的并不踏实,迷迷糊糊睡到半夜,被一阵口渴搅醒,起来喝了几口水,外面不知什么时候开始下雨了,雨不大,但对行走肯定有影响。看看表时间是凌晨一点,帐外温度是5℃,比我们预想的还要暖和一些。不过穿着抓绒在睡袋里还是有点冷,下次外出一定要带高一标号的睡袋了。两条腿又酸又胀,肩膀也酸痛,真不知明天背着几十斤的包能不能走的动。
: T& S" r5 E; n! i$ r. n9 |
/ ^" n; \$ ?7 U& I高山上气压很低,只有700hpa(南京一般在1000hpa左右),肚子里很容易生成废气,人们放屁的愿望就非常强烈,几个大男人在这荒无人烟的地方也就肆无忌惮,痛快地释放着肚子里那胀人的废气,睡在帐篷里只听得放屁声此起彼伏,不绝于耳,声响如雷。不过睡袋得密封性比较好,基本肥水不流外人田,空气中闻不到一点异味。只是不知道回去后这睡袋要晾晒多久才能恢复到原来得清新状态。 7 _6 D' d) w/ Y' D; y$ l# v
v# D+ |# | f, j* ^! q2 z头微微有些痛,心跳也加快了一些,大概是高原反应的结果,强迫自己再睡下,要不明天没精神走路。总感觉帐篷外有什么小动物在爬来爬去,打开营灯驱赶了一下,安静下来。第二天问向导,估计是山猫或麝香之类的小动物,谢天谢地,只要不是吃人的东西就好。
2 W/ J: b# D/ [$ }/ ]* c
' T( y2 P. E4 b8 `/ }2 d5 q
4 g8 v( T2 q8 M$ o. a2 t
9 K+ f5 q7 _- _' U7 S) d! ~& [/ i. B* Y4 b' H) \1 N$ \9 ]
山崖上貌似悬棺的东西
$ D: G9 d$ t! Z3 X p6 ^4 }" e3 L$ \# V" Q( {# t
. u* Q ?$ ~9 D. b
" U- X f h' `. a6 n( z
破败的太白庙
# W" H) `; w) @4 J
) b0 |& f2 p; w7 O; L" u2 m) B残缺的精美砖雕,依旧能体现出太白庙昔日香火鼎盛时的繁华
; `9 `- H" h; c, Q5 z& J/ Y! a; _$ Z5 V0 B D
1 k% K! X( t9 G/ u/ w3 B. m
4 x% L) ?) R3 { g! s9 o重达几十吨的巨石坡,很是壮观。 6 E; }+ ?8 x. A
' [! e9 {' z$ Q1 F在大坪午休时,有人还有心情去招蜂惹蝶
% p/ E8 k2 Y* a- m9 O8 B \2 n
5 w/ o* H" H7 w C R我们的向导加背工敖双喜在老庙子,一个憨厚的山里人 7 ]; ^$ D f; s3 \4 x
. m/ [' b' ~ p; `$ f* R5 h
老庙子四周全是高山杜鹃 7 w! K' D+ E; k' ^
9 k! J6 q6 @ [! L
2 q3 O( z( V# a% q, K* T; K$ ?" A/ @# Z+ k$ [% b; `* @' F
9 h# l1 T' a' c7 |0 A3 a1 d5 T第四天 骄傲
' }( F/ t2 ]+ P, }& j3 @. K
% g5 `9 `( h: T' b G( `2009年8月10日 阴 温度:8℃ 海拔:3030M ! Y, f3 U3 O& O. ^& M E; ~+ ?
* f2 Q4 _2 s, o {# v- Q- {/ ?2 Q( [7 g) n3 j
! J" G4 s& J: b* t7 v6 @清晨5:48,三碗面一声大喊“几点啦”?所有的人都醒了,大家基本在六点起来,整理睡袋等物。 & v2 I K2 J! @& V' G
) b+ I( r* O3 k/ _2 x* K钻出帐篷,被冷风吹了一个激凌,哈哈,这真的是8月份吗?在南京,8月正是炎热似火的季节,我们却享受着冬天的感觉,太美妙了!拿出GPS,没错3030M,我有生以来第一次清晨起床就站在高山之巅,万丈豪情油然而生!
. r7 r$ T% R9 A* Z6 N5 o
L1 ^& J i& V8 K: T2 ?" \- d" c山上下了一夜的雨,到处都是水渍,已经养成了早起上厕所排毒的习惯,所以钻出帐篷就开始找如厕的地方,老庙子前有一大片开阔的草地,不能遮羞,只好跑到下风口几十米外的一块大石头上蹲下,还要防止杂草扎着屁股,哈哈! " G" k1 }1 y! A: W( F+ b( I6 j
' @, x, _/ J8 S" p; V老庙子20米开外有一个地下泉眼,我们的吃喝洗用都是从这泉眼里取水,用冰冷的山泉水刷牙好象很有功效,经常出血的牙龈居然不出血了。洗漱完毕,三碗面又为大家煮了稀饭喝牛肉汤,一碗热汤下肚,很是舒服。高原反应还是有一点,大家都感到有些轻微的头痛,容易气喘,好在都不严重。
+ l" ^3 [4 G' o9 Y h. O2 ^/ ?% M& h/ L) x! J
7:30收拾完毕,天有些阴,但一点都不闷,不象南京的阴天总是伴随着闷热,也没有起雾,视线很好。身体恢复的比预想的要好很多,背起大包一点也不感觉累。穿行在大片的杜鹃林中,心情非常舒畅。
* h# ^8 N& W$ M9 [% c
% ?) g8 b& c3 u/ r O6 M走没多久,就遇到几个下山来的山民,他们是在山里采药的。太白山上生长着很多名贵的中药材,象太白米、铁棒槌、太白大黄等等,随便采一斤都能卖几百元,在山民的指导下我们果然看到草丛里有很多他们采的中药,这里还生活着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麝香,最大的能有八斤重,据说一只能卖八千块钱,所以山里人有时也会偷猎一些。人们常讲“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看来一点都不假。
' |/ @4 v3 `4 O& @; @9 I( W$ H) o' T% B
我们已经在山梁上,路好了很多,很快就到了将军庙,也就是我们原计划昨天扎营的地方,将军庙海拔3318M,有一座座北朝南已经坍塌的庙宇,整个庙身向东歪斜,这里的气温在10℃左右,大雾开始弥漫,人停下来会感觉很冷,所以我们简单休息了几分钟就出发前往下一站莲花石了。
5 n T% |3 q- ?7 H& h" n% x& N$ _6 N% M9 O% \8 h; \4 D
从将军庙出发不久就看到第一个玛坭堆,这里也可以算是跑马梁的开始,但大家习惯上还是以莲花石作为跑马梁的开始。从第一个玛坭堆过后基本都是乱石路,走起来要格外小心,穿过一个大约百米长的乱石坡后,再上一个缓慢上升的大坡,就看到了莲花石,路程比想象中的要短。莲花石是堆叠在一起的几块巨石,形似莲花,故名莲花石。GPS显示老庙子到将军庙的距离为3.25KM,将军庙到莲花石的距离为1.84KM。 9 e, }; c& i5 F y/ N [
/ K5 g" v# M5 G
从将军庙过来一路上的植被明显矮小了很多,杜鹃花大概只有二、三十厘米高,乔木主要就是太白红松了,也只有三米多高。一路上羚牛、羚羊的新鲜粪便倒是不少,说明这里生活的野生羚牛、羚羊数量不少,羚牛四群居动物,大的种群会有七、八十头,而且会攻击人,所以要注意避开。
! E" L0 N* o" \3 r$ }4 j
! _& i1 i! h! W; K& X/ j: L雷宫庙是在跑马梁中间的一个破庙,已经完全坍塌。从莲花石到雷宫庙基本上都是顺着乱石坡攀爬而上的,这种乱石坡一定要踩着前人走过的石块向上,没踩过的石块很可能是松动的,容易摔倒,石块间的间隙很大,摔倒后轻则扭伤,重则断骨。我们12:10到达雷宫庙,这里海拔已经到了3525M,由于空气含氧量的降低,我们感觉喘息快了一些,特别是爬坡的时候更明显。高山气候多变,我们担心跑马梁起雾后会很难辨识方向,所以在雷宫庙简单煮点咖啡喝下就动身了。 # @- Y! t7 D) |& }$ G% k/ Q! H$ L, c
+ D% O8 b" M8 |8 ^* v. P8 G
雷宫庙过后的路大多是在高山草甸上行走,满山遍野的高山野花,一眼望不到边。
+ Q/ M* S, ^# X' F8 S a1 V
. G1 X# h: e0 y/ ? |走跑马梁第一是要注意安全,不要滑倒,以免伤筋动骨,第二就是要注意辨识方向,由于大石块看起来都差不多,再加上经常起雾,所以很容易迷失方向。辨识方向第一看红箭头,太白山管理局一路标有红箭头,顺着红箭头走就不会错。如果红箭头看不到,就看玛坭堆,自古以来路过跑马梁的人都会在上面做玛坭堆,两个玛坭堆的连线就是前进的方向。如果大雾连玛坭堆也看不清,就看脚下的石头,被人踩过的石头风化要厉害一些,颜色变得略深。如果有指南针和地图,也能找到路。不过没有向导最好还是不要走跑马梁,上了跑马梁就一定要走过去,不能在梁上扎营,很危险。 3 z# Y# W% B0 A4 q0 u5 n
6 p7 V: L) N4 b" a0 P( f
翻过几个大缓坡和几处冰川运动行成的崖壁后,我们下午四点就到了大爷海。大爷海海拔3600M,是冰川运动后形成的高山堰塞湖,又叫冰漏斗,也是秦岭海拔最高的湖泊,湖面大约有5000平米,呈椭圆型,深约20米,湖水清澈宁静,象一颗翡翠镶嵌在高山石壁上。 ( M9 V' S* W+ w0 T% R
1 P! d; @, w' E7 V; }5 l; z
大爷海是太白山最重要的景点之一,所以旁边建了一幢旅游接待用的板房,虽然有破坏自然景观之嫌,但确实为大多数游客提供了方便。。有些山民上山没地方住,只能升起篝火烤一夜,大爷海这个地方想生篝火都很困难,因为方圆几公里之内根本就没有木材。很多游客上山没有做任何准备,居然穿着T桖衫就上来了,如果遇到恶劣天气,晚上在山上大概只有死路一条。
5 W. H I* O# B/ K( w, t: z3 ~0 P4 l
劳累了一天,再加上大爷海附近一直云遮雾罩,所以也没什么心思看风景,我们偷懒也住进了板房,一间房里十张上下床,住了二十多人,大多是山里的背工和上山朝拜的人,环境很是嘈杂,夜里磨牙、放屁、打呼噜、说梦话的比比皆是,让人根本无法入睡,以后情愿扎帐篷,也不愿住这种地方了!
- y2 t1 w7 y6 X1 j9 n" x' b9 h; ?. d7 q2 J
今天行进了约40华里山路,拔高500多米,强度感觉比第一天要小。 $ ~8 w4 q5 x! i/ s) T
: }' T. U g, X4 a
- Q8 E9 w% k2 S6 r# Q
( t5 R: v; V! q1 O: ^" z3 {* R
+ l# m0 u2 a9 A- ~. g2 C$ n' d第五天 噩梦
) `6 d& ^# P" M( y+ `3 g7 _+ N- P D7 c" L8 N. i
2009年8月11日 阴 温度:5℃ 海拔:3561M
- }7 {- F) z) J# Z, Y0 @* R, o% z. g5 g3 q' ~
, K: e# r+ ?& c- Q! Z2 f8 g) l& l! X7 u
清晨5:30,煎熬了一夜,听着外面嘀嗒的雨声,再也不愿躺在床上了。下了一夜的雨,大雾弥漫,大家都为这种坏天气而沮丧。三人商量了一下,不管什么天气,既然到这里了,就一定要登顶,于是先把东西整理打包好,每人只带了相机和登山仗,向顶峰拔仙太爬去。
, _* s& \: N: p8 d
6 A( I. b4 r: b' f& ]! R7 R- a5 c我们是从二爷海方向的缓坡上去了,一路走雾也在一路淡去,慢慢的居然云海也出来了,远处的天空完全放晴。老天好象特别眷顾我们三个远方来的苦行人,把拔仙台附近的美景展露无遗,在海拔3767M高度,我们看见周围所有的山峰都在我们脚下。我们尽兴地拍照,带来的两台笨重的单反终于派上了用场。赏完美景,我们从正对着大爷海的一条陡峭的山路上下来,路很危险,我们一路劝从这里上山的游客改个路线上山,注意安全。
9 Y% e# z Q+ u" s
! I* z# c3 n9 c5 V$ X; U9:15,心满意足的从拔仙台下来,背上我们的行囊,告别陪伴我们两天的向导,向文公庙出发。这时整个拔仙台又笼罩在白雾之中,后来上去的人就什么也看不到了。 ' V/ \( d5 {$ l7 y
$ ~7 M( U6 B6 }' L
大爷海到文公庙的路据山里人讲要三个小时,我们只用了二个小时就走完了,路上除了几个悬崖边要小心通过外,大多还是比较好走的。文公庙有叉路,一边是通往汤峪的缆车旅游路线,一边是通往更远更艰苦的营头,三个人感觉体力都还不错,于是决定按原计划,补充好水后往营头方向走去。
, u& f; W0 K9 H* u& `& g. q6 d: ?. `& _
11:30我们走在去营头的路上,没想到,这条路就是一个噩梦的开始,出发不久,天开始下起了雨,路越发难走。这里是秦岭的北坡,植被分布与南坡明显不同,从文公庙开始一路上都有高山杜鹃和其它灌木,不少的太白红松夹杂其中,低矮的灌木不停地挂擦着身体,走起来非常困难,更困难的是翻越乱石坡,跟来时的南坡一样,由于远古冰川运动这里也形成了很多象瀑布一样的石川,不同的是,这里的石块更小一些,也更陡峭,而且石块是松动的,每个石坡从上到下少说也有几百米,下雨的原因,风化的石块象抹了油一样光滑,稍不留神就可能跌下几百米深的悬崖。我们三个人背着大包,不得不手脚并用在石块上慢慢爬过,象三头藏羚羊,高高地悬挂在乱石之上。藏羚羊在石壁上是为了找食物或求偶,不知我们三个在这危险的石壁上是为了什么。说到羚羊,秦岭北坡的动物好象少了许多,连动物的粪便都很少见到,偶尔见到一、两只小鸟。
* U9 J" ~, ~8 C9 z$ x7 L6 o& k' M; U
翻过十几个乱石坡,路越来越难走,很多地方根本就不能算路,刚下过一天一夜的大雨,再加上现在的小雨淅沥,整座大山被浓雾包围着,十步之外看不到人,我们小心地分辨着脚下是光滑的石块还是危险的石缝,是烂泥地还是可以踩的草窝,有时实在看不到前进的方向,只好一个人先往前走一段,找到方向后,后面的人再跟上,有几个地方是必须攀上崖壁后才能重新看到路,说是路,其实就是挂在悬崖边有二十厘米宽的曾经被人踩过的地方。 ; s0 D* _- Q' Y9 M9 Q: f: x
/ P% J7 c( r1 @/ \# u三人不停地看着GPS的数据,焦急地等待下一个目的地的到来,GPS好象有意跟我们开着玩笑,数字慢慢地变化,忽而远忽而近,就是看不到目标出现。为了安慰博天和三碗面,我还不停地告诉他们,目标还有600米、目标还有400米。。。。,其实我知道那个距离只是为了精确路线而在途中定的一些坐标点,离我们真正的目标还很远。 % P1 r3 w8 O1 T m8 J6 F
( \2 P0 K/ b$ v/ ~3 h- W% a( N2 k1 Y
终于在快到下午二点钟的时候,我们看到了一片废墟,放下包,拿出地图确认,应该是放羊寺,跟GPS的坐标误差有400多米,放羊寺的海拔已经降到了3215M。废墟的旁边有几堆篝火的痕迹,估计是昨天上山朝拜的人烧的,昨天在大爷海听讲,他们从放羊寺到大爷海走了整整一天,夜里没地方住,只能烤了一夜的篝火。真佩服这些人的虔诚和执着!
& d+ k2 u- A$ w6 c+ ^/ g4 `" `5 G
* d! C8 x6 j+ q8 W; O从大爷海下来的途中一路能看到很多散落在树上和山崖上的衣服,男女老幼各型各色,开始没有在意,后来见多了,突然想起,曾经听说过秦岭山区的一个风俗:当亲人去世后,家人会把去世人的衣服拿到山上去,让亲人的灵魂更快的升天,衣服放的位置越高,越快的升天。这些衣服就是去世人灵魂的载体,我们怀着恭敬的心情远远地避开这些衣服,愿在天之灵早日安息! : E" w7 x6 M1 F! l8 E
: b) f' O/ g. e0 c3 z
到放羊寺时天还在下雨,我们没敢停留太久,因为听山里人讲从文公庙到平安寺的路最难走,我们必须赶在天黑前到达能扎营的平安寺,否则路上很不安全,从这二天的情况来看,除了几个庙宇的遗址外,其它地方连哪怕几平米的平地都很难找,连扎营的地方都很难找到。
' g! O9 h7 \- s: ~) ^/ Z% o
" R0 n$ |, w y三个人可以说是被逼无奈,只能麻木地往前走着,除了不时地看看GPS数据,连话都很少说了。由于下雨,鞋子里全灌进了水,走起路来脚异常难受。谁也不能准确说明目标还有多远,就这样遇坡爬坡、遇崖翻崖,就在意志快要崩溃的时候,终于在一个巨大的悬崖下方看到了一间寺庙,在崖壁上分明写着“明星寺”。寺庙很小,只有一间房,住着两位老人,跟他们了解下情况,知道这里离平安寺还有15里山路,看看时间已经是下午五点了,为了保证明天能顺利下山,三人决定再往前走,到平安寺扎营。问老人路好不好走,老人用浓重的方言口音说:不好走,也要走!
5 s/ e+ R# a- ]- ]- }5 e$ U7 O% k6 ^
P8 B9 N+ Y% W6 Q$ E& a# p老人并没有跟我们描述路是如何不好走,当我们一头扎进山林里时,才感觉到:这哪里是人走的路!除了爬坡翻石壁外,走着走着,就突然发现一个高耸的悬崖立在前面挡住了去路。大家都见过黄山的一个景点叫妙笔生花,很漂亮,但是如果让你爬上这只笔,你会怎么想?你肯定会说:不可能,上不去。挡住我们的悬崖就像妙笔生花,很漂亮、很壮观、很无奈!开弓没有回头箭,现在想原路返回都不可能,只能铁下心往前走,三个人小心奕奕地一个个通过,防止前一个人掉下来砸到下面的人,我们呆滞的眼神绝望的目光就是在这段路才表现出来的。这样的绝壁我们一连爬了五座,后来才听讲这里就是有名的五上五下。当然,这段路的收获也不小,我们居然在这里采到了一堆野生灵芝,传说中这可是能救人命的仙草,而且绝对的野生,也许是老天对我们的奖励吧!
% W. i( L1 X4 Z% @7 c4 Y5 _( R9 p7 z
爬上最后一座山崖时,已经时晚上八点钟,天完全黑了下来,由于夜晚走山路非常危险,所以三碗面建议在我们站立的有二平米的地方扎营,但这样也不能保证安全,看看GPS,离平安寺还有400多米,而且是个下坡,我们还是再走走看吧。大家把头灯戴上,借助头灯的光亮继续往前走,漆黑的大山里只听到我们衣服与旁边的灌木摩擦的沙沙的声音,这时我走在最后,三个人大概拉开十米左右的间距,后来我想,要是这时在我背后突然出现一个黑影,那该是多么恐怖啊!下坡后又绕过一座山梁,远远地看到一座庙宇的影子印在半空中,终于到了平安寺,时间已经是晚上八点半钟,今天整整在山上走了13个小时。 c- K; B5 _0 ~1 c
8 Q& X* |2 V9 ?3 S
到平安寺后敲开道长的门,借宿了一晚。躺在炕上脱下湿透的鞋和衣服,再也不想动弹了。三碗面和博天坚持着烧了一锅稀饭,喝下后精神恢复了不少。我睡在炕最里面,寺庙墙上的土不时的脱落掉下来,我真担心墙会不会倒下来,没有掉下悬崖摔死而被墙砸死,就太不值得了,所以一夜担心没睡好。
8 K# H; w2 p/ C& i1 }
. V6 _- S: g, M, ~6 W5 ~0 E* T" f7 | v& Z2 @" A
/ B5 \+ a; P. s2 E; ]) @. K" l. V
* |* ?4 \- z# W2 |
0 G. {; w( K) h2 ^( N第六天 崩溃
# x. @ Q) ^. V5 u5 v. H% Z' Y
8 l* r- e2 V2 K, A$ A2 y2009年8月12日 晴 温度:18℃ 海拔:2762M 3 D0 V- d4 B; B+ G; m- c
1 m9 Q5 R& B r6 W& @2 K2 a2 r E. Y6 R
9 t) H" M- _9 n6 m3 [又是大清早大家都醒了,外面阳光明媚,由于海拔降低,气温高了不少,站在太阳下晒的身体暖洋洋的,很是舒服。三碗面在烧水做饭,博天拿着相机四处寻觅美景,我懒懒的收拾着东西。鞋子完全湿透不能再穿了,索性把它送给了道长,好在博天带的有备用鞋,拿过来穿脚上,稍微大点,但很舒服。把潮湿的衣服拿到炉灶旁烤了烤,虽然没完全干,还是舒服了许多。 7 D: E- P/ \) W; A5 Y! f
7 Q& i/ S% Z6 l# M0 T
磨磨蹭蹭吃完早饭整理好东西,已经是九点多了,因为知道今天的最后一段路不算太长,所以我们也不着急,大家都很放松。我们告别道长后就向大殿方向走去。昨天强度太大,肩膀和腿上的肌肉酸痛,看作放在地上的大包,真不想把它们往肩上放。 ' M: e; o5 C Z4 v- _5 K
6 x% y d" h `4 d/ B W6 @4 W6 M今天的路跟昨天比起来好走了许多,虽然也是不停的上下,但起码脚上穿的是干爽的鞋子,踏着清晨的露珠,我们快速穿行在山间小道,这种快速是走走停停的快速,平均时速低于2公里,跟我们在南京的环湖走是没法比的。
, i# E/ a% v t% e; i! n" B& g( }, ~. o+ ^) d3 u' }" o
十点多钟我们到达斗母宫,这是一座道观,我们没有理解名字的含义,看样子这里应该有人居住,但没找到人,我们就按GPS的方向选择了下山的道路。下去不久,有一颗千年大树横倒在路上,很难得见有这么大的树,三人纷纷上去拍照留念。
& g! L3 `2 j7 k- K0 f1 W3 _; C! t9 z, f9 b" q7 w
由于路上没有休息的地方,我们差不多是一口气走到了大殿,到大殿的时间是中午十二点半。远远就看到大殿人头攒动,很热闹。到近前一看,果不其然,今天是太白县的登山节,15人的登山队伍加上15个背工,还有公安、医生等总共三十多人在这里休息,我们一下到大殿,就被他们围住,热情的询问情况,电视台的记者也把镜头对准了我们,我们是登山节第一批从山上下来的驴友,为太白登山节做了无形的支撑。当他们听说我们来自南京时,更是拿出很多食品款待我们,知道他们背上山也不容易,我们也不好意思多吃,每人吃了一块锅魁和一根火腿肠,喝几杯开水,互相聊着太白山的情况,相约明年登山节时一起再登太白山。 2 F5 W6 U& ?- d2 K( l# b6 w& R
6 E6 Q( h/ t- q: P" Z3 ~
临行时,户外运动的前辈太白灵牛为我们指清楚道路,建议我们从鹦鸽嘴下山,不要走营头,因为营头要远几十里路,也没有什么风景了。疲惫不堪的三人听了前辈的意见,决定从鹦鸽嘴下山。 5 F& r; U( }) u6 x8 v7 ?
' V b; w/ b5 R4 x9 n" K
俗话说上山容易下山难,从大殿下来的路途要让我们崩溃!路不算长,却是近似45度的直下坡,没有台阶,没有扶手,我们只能用手杖支撑着身体,防止冲下去,更可恨的是前一天的大雨使路面湿滑泥泞,一不小心就摔倒在地上,我们就这样跌跌爬爬的下山,重力的作用,脚挤在鞋头部位疼痛难忍。大家憋着一口气,也不再问路有多远,一个小时后到达骆驼寺,二个小时后到达上白云和下白云,我们还没弄明白这几个地方是庙宇还是道观,跟南坡不同得是,这里都有人居住,有香火,不象南坡的那几座已经全部倒塌。 ! `9 k- S- ]0 F6 w0 H. U4 V O
, w. x; D- G7 @. n$ A过了下白云后我们站在山脊上能看到远方得公路,心情那个激动啊,想起了电影《甲方乙方》中那个在农村关了两个月的老板,我们见到公路的心情跟他见到烧鸡的心情估计差不多。 7 b6 j! I8 z& }5 Z; n( h
9 U7 j6 d" M8 b' A1 u( V
海拔高度已经降到了1468M,天气变得炎热起来,真的是一天经历四季。我们穿行在闷热得山林里,令人讨厌的是这里得小虫子变的多起来,芝麻大的飞虫绕着你飞来飞去,有时扑打在脸上,我们没有心思去驱赶它们,只想尽快下到有路的地方,哪怕拦一台拖拉机把我们载走都是幸福的。腿好象已经不再是我们的腿,机械地抬起落下,一步步往前挪。古人说看山跑死马,一点都不假,那看似近在眼前的公路,又让我们走了差不多一个小时。 # L' q. ` B. t- j& B
4 P, P S" C: [& K: d% L
水都已经喝完了,路上见到一些野果子,但没敢吃,不知有没有毒,当我们下到山脚见到第一块玉米地时,毫不犹豫的掰了一个正在灌浆的玉米,胡乱的撕下皮,不到一分钟,三人把它啃了个精光,真甜,这是我吃过的最好吃的玉米。我们是有素质的人,所以三个人只偷了一个玉米,哈哈。 1 @5 N ?* i% o- p
( I# X" B, O+ i" G
背着大包又走了十几分钟到达一条水泥路面的盘山公路,没有遮挡的路面被下午的烈日晒的滚烫,在村民的指点下我们顺公路走了几百米,来到一片有人居住的地方,路边倒着几棵大树,我们把包放下,人靠在大树上再也不动了,连树上爬过来的大蚂蚁都懒得去理。走了四天的山路,到有车的地方后心里最后的毅力彻底崩溃,就赖在这里等车子了。 ( ~& G8 N2 I. W0 N$ J! K
8 g- d9 E# u6 S. ^& m
村民热情地拿来刚摘的苹果和黄瓜,我们也顾不得什么,在他们的注视下大嚼大啃,好象几辈子没见过苹果和黄瓜。很快,村民打电话帮我们叫来了一辆面包车,谢过他们,我们直奔眉县。
" [& I4 f- q4 ]( x& H! @. c4 e, k$ D+ \6 n8 w
到达眉县只有五点钟,我们就买票直接回西安。上车时,几个人的汗臭让很多人侧目,呵呵四天没洗澡!
- F. T. O8 n4 T: j$ S9 p% q: T- Q* W4 y& M6 D9 h
4 @2 E* j5 V) g# \" y9 H M% h
/ c0 }6 q8 R7 K! }5 l; m
1 q. ?/ u G/ E" T# c" c( q4 W: f: {, Y5 ]" b, @0 B
第七天 感恩 5 o9 ~8 h+ M5 H9 Z1 }/ s
5 x# Z! Q! o$ ^* J4 W
2009年8月13日 晴 温度:28℃ 海拔:462M 0 K, u( g7 m7 R) x9 y2 A
& K( x1 K3 D) E3 l1 h' \3 ^% s. b5 T) x- N8 Q+ R2 ]
5 g2 i& v* y7 D- P
早晨5:30被闹钟吵醒,虽然是睡在宾馆,但昨晚睡的并不踏实,几次从梦中惊醒,梦到自己从悬崖上摔落下去,这大概是所谓的后怕吧。
- t! W2 p; {3 {! j; u- M; w: ~5 p* V; [9 B: h0 [$ h+ U& Y
简单涮洗后我们三人来到西安火车站,有四个美女昨天从南京上的火车,今天到西安跟我们会合,来庆祝我们胜利穿越秦岭太白山。欢聚的场面总是令人开心的,所以我们要拿出十二分的热情。由于几天上山把所有的衣服都汗湿了,发出难闻的味道,所以我们三人每人买了一套运动衫、运动裤,连拖鞋都一样,象三兄弟站在车站前。 & U* S" i) A' D3 Z
: O6 S1 i2 s7 a( O7 {; s
四个美女花枝招展的出现在我们面前,热情的场面可想而知,不再赘述。不能不提的是热情的西安驴友,拉登组织了近三十人在西工大宾馆给我们接风,资深驴友佛哥,强驴大山等悉数到场,关中汉子的豪爽让我们汗颜,自愧不如,他们很体谅我们这些久居江南的男人已经不胜酒力。大家在热烈的气氛中边吃边聊一直到晚上九点多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