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travel.sina.com.cn  2010年10月25日11:56  远方网
; q; j! H1 Q3 w" _( ]1 m
3 o' F' ` G; Z# x 师家沟民居群   作者:湘之驴 师家沟由于建筑的奇特、典雅和繁华,在清朝就享有"天下第一村"的美誉,又由于地处偏僻山乡,在数百年的动荡与战乱中得以幸存。它的总体布局充分利用了黄土高原的山坡沟地形态,顺势构思,设计巧妙,气势雄峻,在已知的北方与山西民居中,是稀世的经典版本。
4 l- o( F$ y9 K3 n# @1 ^4 i山西临汾师家沟交通方位示意图 到师家沟后,第一眼就是座石牌坊。记载了师家的荣耀。经历了文 革的洗礼,还能保存下来,实属不易。
5 ~5 u. o8 G* u# ~' g# S; C' {守望家园   作者:斩风 到了师家沟已是中午,这里正准备开发,在村前新修了一个公交车站,旁边一户人家正盖一栋两层楼,据说是配合将来的旅游做宾馆用。当时就打算在师家沟住一晚,所以一点都不急着看民居。中午在公交车站凉蓬下歇了一个小时,与一位村里的大爷聊天,大爷姓师,是师家的后人,对祖上典故如数家珍,当然,这本来就是他的家珍。3 `, q" I: M0 w9 Z$ e; J* _1 w
师家沟的辉煌前世
/ O2 w4 d7 y& B5 k) s2 z师家沟村民    作者:湘之驴 师家沟位于汾西县城5公里处,师家沟的清代窑洞民居群兴于乾隆32年,相传是由师家四兄弟做官发达后始建,两百多年间,历经几代精心修筑扩张,形成总面积5万多平方米的集群型、家族式的综合体。它的建筑风格具有典型的北方与山西的民居特色。这是一处可与名扬三晋的王家、乔家大院相媲美的晋商民俗建筑群。地势北高南低,三面环山,南边临沟,避风向阳。放眼望去,整个建筑群与山势自然衔接,交融一体,层楼叠院,错落有致,鳞次栉比。* X6 x" U$ m7 F! E, @
7 F! |+ [1 p2 }9 r% O
" v3 T* X1 R4 N4 h破败的师家沟建筑   作者:湘之驴 师家沟的形成及师家大院的闻名与师氏家族的兴衰密不可分。庞大的师氏家族系历经明清两代,发展至今已有三四百年历史,其家族繁衍与发展经历了从兴到衰的过程。从始祖师文炳定居师家沟开始,经近百年的艰苦创业到第三代师法泽才逐渐发展壮大。当时正值乾隆盛世,封建商业经济迅猛发展,师代家族耕读传家,农商合一,兼营钱庄、当铺,放高利贷,滚动发展,资金不断积聚壮大,逐步跻身于晋商行列,并占有一席之地。
1 V7 ~. H/ y! z& }. M9 J师家沟石狮   作者:斩风 师氏家族在发迹的同进,也与其他晋商一样,用赚来的钱广置田产、扩充家业、起房盖屋,尽显阔绰。他们不惜血本,历经二百余年,建起了占地广阔的豪宅大院,以显富贵。在建筑过程中,由于受传统封建观念和乡风民俗的束缚,建筑布局上具有典型的封建等级观念,装饰艺术饱浸丰富的乡风民俗。建筑有主有次,有藏有露,既能满足主人对外接触交住的要求,又能满足一定的隐匿性、私秘性的要求,体现了尊卑分等、贵贱分野、上下有序、长幼有伦、内外有别、男女归位的宗法礼教。6 k7 [1 S' o, }6 _* _) \* z
师家沟古树   作者:斩风 与乔家、王家等大院相比,师家沟清代民居最大的特色在于他是一组窑洞式的建筑群。依山就势,远远望去,还以为是一组木结构建筑群。0 Q H7 ]2 A% |% A1 F% \
沧桑今生% ^- g$ b3 R2 ]+ `* M4 f/ z, K, w4 L
如今师家沟已被一家画院承包,村民已无权再对古建筑有何改建,而这家画院目前也暂无人来管理,于是,任由师家沟破败下去。整个师家沟古建筑群,目前大约还有四五户有人居住。有人住的都还好,没人的房子就基本废弃坍塌了,任由杂草丛生,十分可惜。
) x- z0 \* E+ H7 _9 G( Z, u! C人去房空   作者:斩风 师家沟洋溢着黄土高原的阳刚之气,可以说是一部山地建筑的经典,是耕读文明的窑居典范。它所具有的独特的空间处理、地形利用、窑洞民居、建筑装饰、雕刻书法等风格正是许多晋商豪宅大院所无与伦比的。
+ r# e+ r- g6 { L' u2 ~ 【师家沟景点介绍】6 c6 v- g/ B6 l. _
2 F$ k0 U' E6 D9 Y 师家沟少数住户   作者:斩风 师家沟,是一处可与名扬三晋的王家、乔家大院相媲美的晋商民俗建筑群。地势北高南低,三面环山,南边临沟,避风向阳。正如该村《要氏族谱》所记载:“观其村之向阳,山明水秀,景致幽雅,龙虎二脉累累相连,目观心思以为久居之地面。”
6 p' _5 k+ D3 Y 建筑风格
: r2 _* S2 S: ^6 F I4 L* T4 q师家沟建筑局部   作者:湘之驴 师家沟以师族为首居而名,以师家大院闻世,始建于清乾隆三十四年(1769),经嘉庆、道光、咸丰、同治四期,逐步扩建而成,占地面积十多公顷,分主体和附属建筑两个部分。师家大院共有大小三十一家院落,建筑群以四合院、二进四合院、二楼四合院、三楼四合院为主体,分别设有正房、客厅、偏房、过厅、书房、绣楼、赏月房、门房以及工仆马厩等用房。
* @/ Q" Y( Z1 _; r- Z. [师家沟荒废的院落   作者:斩风 院落门前以巷道相连,狭长巷道采用传统的月洞门分隔空间,院与院之间又巧妙相通,或走暗道,或出偏门,或上楼门与其它院落相互联系,真可谓是“走进一家院便串全村门”。主体建筑一周有一条用长方条石铺成的人行道长达一千五百余米,故又有“下雨半月不湿鞋”之说。整个村落既有水平方向的空间穿插,又有垂直方向的空间渗透,充分体现出丘陵沟壑区依山就势、窑上登楼的特点,又融入平原地带多进四合院的空间布局。* ^& L( v6 J" g
师家沟中保存最完好的一座民居   作者:湘之驴 师家大院最值得一提的当数建筑雕刻艺术,可以说是清代乡风民俗的集中体现。其木雕、石雕、砖雕,分别装饰着斗拱、雀替、挂落、栋梁、照壁、柱础石、匾额、帘架、门罩等各个方面,体裁多样,内容丰富。仅以“寿”字为,变化多样的窗棂图案多达一百零八种。. q: L8 u! t9 J4 {% n
【师家沟当地交通】0 R6 K( _ Q. A7 @$ _
$ v; t8 |' G; f8 r- i4 | 师家沟修复过的窑洞   作者:斩风 汾西县紧邻霍州市,可以从霍州桥西搭乘去往汾西县的中巴,中途在僧念镇下车,然后租辆小面直抵师家沟。2010年已新修了条从霍州到汾西的柏油路,中间正好经过师家沟。不过因为这条新路两边村子较少,所以发往汾西的中巴还是走老路。$ f# A2 h3 z6 P: b
火车到达霍州
, {5 v4 s" @3 O7 D- B; \% c( p 从北京、西安、广州、太原、等城市有路过霍州的火车,路途遥远,会很劳累,需要提前做好心理准备。7 C% S* V! N3 C" _6 T' c- Q3 X
飞机到达霍州
: i+ [/ u. w7 q* x3 a3 ]/ k: j 临汾和霍州市目前都没有机场,乘坐飞机需要先到太原或运城机场,然后乘坐大巴到霍州。差不多都是两个小时左右的车程。: w+ Q. j6 H* [% e3 u1 M
【师家沟当地住宿】
4 Q2 B* V" a' y2 b破落的窑洞建筑群   作者:湘之驴 师家沟还没有开发,没有成型的住宿条件,不怕条件艰苦的游客可借宿于当地农家,都是火炕,费用适当看着给点。或者回汾西县城,有招待所和朝阳酒店。
9 p3 s* ]) o4 j! F9 U, W/ q 【师家沟行程规划】
! b Z- ~" K$ P半山腰上俯瞰师家沟   作者:湘之驴 师家沟步行半天时间就可走完,但细品建筑细节文化,还有当地人文风情,最好在当地农家借宿一晚,和当地有文化的一些老者聊聊师家沟的过去和现状,总会收获很多。% A0 m g! G6 Y9 _
需要说明的是因为沟对面有家焦化厂所以如果刮西北风的话,师家沟满是烟尘,另外山西的影点和景点一样,以点为主,没有片和线,一次只能去一个地方,而且一般路途遥远。
4 W3 [/ O) U3 H! S/ E- z 在霍州市去师家沟的话,可以顺道去一下霍州署和霍州古楼。/ N( ]; G8 d' z2 w1 M4 ^
在汾西县以及临汾其它县市里都有不同特色的景点,如果时间充裕可以贯穿一线游览。# t( i' y2 s& m0 K& x9 o/ k9 ^, I
姑射山风景区1 I1 w$ f0 a7 y+ b# C
& H/ n0 \0 z6 h! u8 U) a, e
 姑射山神居洞   作者:北雪哥 姑射山原始森林风景区位于该县西部边界,距县城30公里,海拔1890.8米,翠峰幽谷,秀泉鸟鸣,四季不同,气象万千。主峰老爷岭的真人祠,始建年代不详,元代重建,由6个四合院丁字形组成,有文武殿、金顶铜殿、圣母宫、玉皇殿、女禅院、三天门、魁星楼等和百余通碑刻石碣。
" H" N+ H8 [) j# }( B+ _* N 千佛洞
) Q- ~" o# v. V% Q3 [( E3 J 千佛洞俗名佛洞庙。 在山西乡宁县城东5公里营里村县岩上, 吕梁山南端。山上,吕梁山南端。山上树木茂密,花香扑鼻, 在丛 林山花之中,突出巨石一方,长宽高各20米, 体积近800立方 米,佛洞即开凿于巨石之腰。) ?& M9 l% X2 S
挂甲山石刻2 t% o' C" o$ f' h A0 F
挂甲山石刻在山西吉县城南里许挂甲山。此地背依锦屏山, 面临清水河,杨柳夹崖,拱桥如虹,景色优美。据县志记载, 唐尉迟 敬德出征寓此,曾在锦屏已挂甲,更名挂甲出, 也有传说唐太宗与秦琼奔赴长安,曾挂甲山巅,故名。& L# g. t- E/ q( R# M* m* r8 R1 e
尧庙0 p# F$ k3 Y4 L# j
尧庙在山西临汾市南4公里。相传陶尧建都平阳(今临汾县) ,有功于民,后人为祭祀尧王所建。始建于晋,历经重修,现存为清代遗物。规模雄伟,布局疏朗,前有山门,碑列两侧,内有五凤楼,尧井亭、广运殿、寝宫等。9 K( r2 C" V& A6 e: U6 }3 ~
苏三监狱# Q, k0 {" Q4 Q/ K) t- R
死囚拖出洞   作者:时光涌动 明代临狱 在山西洪洞县城内。建于明代, 据传京剧《玉堂春》 的苏三曾在此监禁过,俗称苏三监狱。临狱有两道门, 两层围墙, 墙垣高耸。内有若干窑洞式牢以及囚犯的水井、水槽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