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老北京网上看到一篇文章,挺有意思,转来和大家分享。。。
历史上的通惠河不仅是北京的一条经济命脉,而且也是京城著名的风景游览区,而这个游览区域主要位于朝阳区。特别是每年夏天,这里绿树浓荫,河水清澈,空气清凉。游人们在这或是岸边茶馆小穗,或是荡舟河中,尽情享受大自然的恩赐。于是,许多神话和传说就在这样的环境下孕育了。通惠河两岸的民间传说很多,有的确有其事,只不过夸大其词;有的无中生有,寄托了某种希望。总之,这种特定的环境下孕育的民间传说,有着明显的地域性,这与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的道理是一样的。
茄子灯趣闻
每年七月十五,是通惠河放灯的日子。有钱人都去御河桥、什刹海放灯。穷人买不起好灯,但也得放,因为这是祖上传下来的规矩。黑暗中在河里放灯,是为了给那些在茫茫黑暗中的孤魂指点迷津,让他们走出苦海。富人们当然是为了娱乐,显富摆阔。穷人就不同了,他们生活在社会的底层,但还时时不忘积德行善。于是,他们买不起灯,就自己动手做。最省钱的就是从自己庄稼地里找俩大茄子,一切对半,然后在茄子瓣的四周插上竹帘子片,中间再插上小蜡烛,点亮后往水上一放,又平又稳不怕风,飘飘悠悠有一种憨态美。
通惠河二闸是放灯的最好去处,十里八村的乡亲们都到这里来放灯。话说有一年放灯,乡亲们就好像商量好的一样,清一色茄子灯,聚集在一起,成千上万,蔚为壮观。这时,正在对岸放灯的一个大财主,看到乡亲们这么多灯在这里放,分明是向他挑战。他为了显显自己财大气粗,急急忙忙吩咐左右不顾一切去买灯。不一会儿,家丁们从四处买来了各式各样的纸糊彩灯,还有一些是琉璃做成的荷花灯,真可谓富丽堂皇。然后,他便吩咐随从们把灯统统放下水去,一时间,二闸的水面上一池火花,如萤如星。乡亲们放的茄子灯,行得比较慢。财主的河灯比较快,瞧他在龙船上手舞足蹈,兴奋志极:真是天有不测风云,忽然,一阵河风吹来,财主的灯纷纷被风吹倒,不一会儿,就不见亮光了。而乡亲们的茄子灯,却依然稳固如初。财主恼羞成怒,命龙船追赶茄灯,要看个究竟。乡亲们也惊讶不已,纷纷从岸上追赶着看个仔细。月光下,人们终于看清了,原来是一群王八驮着茄子灯缓缓前行。财主见,更加气愤,命家丁们拿出竹竿揍打王八。打了一阵,财主大概觉得还不解气,夺过家丁的竹竿,就边骂边揍打起来。由于他动作太大,又是个好吃懒做之人,根本没有什么力气,所以,就在他狠狠地举竿的同时,身子也失去了重心,一下子摔到了河里,人们就再也没有见到财主的尸体,乡亲们说:“他准是喂了王八了。”
神奇的避蚊石
通惠河上有五闸,其中二闸最为出名,它又称庆丰闸。其实,二闸之所以有名,不仅因其水面大,水位落差高等原因,还有许多奇人、奇景供人们茶余饭后搬弄。神奇的避蚊石就是至今人们念念不忘的一个。原先二闸上是由二十几块大石板组成的。形成了一座石桥,下面是闸,上面过车辆行人。由于有时放闸,石板下水流漏急,震耳欲聋,游人行至其间,不禁倒吸一口凉气。就这样,也挡不住大家来到其间,一是通过石桥到对岸,二是专门来瞧这块避蚊石的。其实避蚊石与其它石块并无两样,只是老是湿漉漉的。据说它确实能让蚊虫望而生畏,退躲一边,决不敢从石上飞过。这一块石究竟能管多大范围,我们不得而知,只知到夏夜,人们为了躲避蚊虫叮咬,都集中到石桥上来。尽管桥下水声吼叫,寒气逼人,但毕竟免受了被叮咬的痛苦。二闸地区几辈人的夏天都是这么过去的。他们对这块美妙而神奇的石头充满感情,以至到1956年拆这座石桥时,村里村外的许多乡亲们还来这里找这块石头,可是始终无人寻得。这块“稀世珍宝”至今也不知藏于何处。其实依笔者所见,这块避蚊石是没有的,在二闸上面站着,底下水流漏急,寒气袭人,又有河风,蚊虫是停顿不得的。所以,我奉劝知道这块避蚊石的乡亲,不要再傻找了。
英雄王秃儿
王秃儿是义和团的人,是一条顶天立地的汉子。那一年,洋鬼子们杀到高碑店三块板村,烧杀抢掠,无恶不作,乡亲们吃尽了八国联军的苦头。千千万万个义和团的人与洋鬼子血肉相拼,以身殉国。王秃儿虽然新婚在家,但是气愤难平。看到自己弟兄离他而去,乡亲们遭此暴行,他再也坐不住了,挎上大刀,冲到村外,找洋鬼子报仇。他来到高碑店闸的时候,看到停靠在岸边的船上正好有两个洋鬼子在抢东西,不由分说,他纵身跳下船,还没等洋鬼子反应过来,上去就“咔咔”两刀,将两个鬼子砍下水去。见到此情此景的乡亲们无不拍手称快,但也感到王秃儿犯了大事,纷纷想办法将王秃儿藏了起来。可是,由于清政府的腐败,这帮败类居然帮着洋鬼子找王秃儿算帐。一个称为什么九门提督的清军首领抓住了王秃儿,并将王秃儿送交洋鬼子处理。后果是可想而知的,但是人们看到,王秃儿在被砍杀的那天,凛然正气,毫无惧色,体现了中国人民正气浩然、视死如归的大无畏精神,使许多在场的人感动不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