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午写的一点小东西算是科普吧,发来给大家看看。 一、何为药,食品,保健品,营养品,食疗? 1.
药,治病草也。──《说文》以五味五谷五药养其病。──《周礼·疾医》。 注:“五药,草木虫石谷也。 通过上边说的药就是治病的一种草,也就是我们中医说的草药,到了《周礼》中药又扩大了选择的范围包含了草根,树皮,动物,金石,谷物等。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万物皆为药。 西医药品就是一种能够治疗疾病的有效成分。 2.
食品:《食品安全法》第九十九条 对“食品”的定义如下: 食品,指各种供人食用或者饮用的成品和原料以及按照传统既是食品又是药品的物品,但是不包括以治疗为目的的物品。 也就是说食品就是为了我们食用的物品,没有治疗作用。药的范围更广,包含食物。 3.
保健品:《保健(功能)食品通用标准》第3.1条将保健食品定义为:“保健(功能)食品是食品的一个种类,具有一般食品的共性,能调节人体的机能,适用于特定人群食用,但不以治疗疾病为目的。”所以在产品的宣传上,也不能出现有效率、成功率、等相关的词语。 保健食品的保健作用在当今的社会中,也正在逐步被广大群众所接受。例如:西洋参、枸杞子。如果没有毛病大量服用必然会造成上火,但是如果身体虚弱的人则会起到补益的作用。 4.
营养品:一般都富含有人体需要的营养素有很多,例如水、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矿物质等,是人人都适宜的也是人人平时不可缺少的。 比如:手术后吃蛋白粉增加蛋白质修补伤口,吃大枣补血 保健食品与一般食品的区别 保健品含有一定量的功效成分,能调节人体的机能,具有特定的功效,适用于特定人群。一般食品不具备特定功能,无特定的人群食用范围。 保健食品不能直接用于治疗疾病,它是人体机理调节剂、营养补充剂。而药品是直接用于治疗疾病 保健食品与营养品有什么区别? 保健品不是营养品。人体需要的营养素有很多,例如水、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品一般都富含这些营养素,人人都适宜。例如牛奶富含蛋白质、脂肪和钙等物质,它的营养价值很高,人人都适宜喝。而保健食品是具有特定保健功能、只适宜特定人群的食品,它的营养价值并不一定很高。所以,人体需要的各种营养素还是要从一日三餐中获得。 5.食疗又称食治,即利用食物来影响机体各方面的功能,使其获得健康或愈疾防病的一种方法。通常认为,食物是为人体提供生长发育和健康生存所需的各种营养素的可食性物质。也就是说,食物最主要的是营养作用。其实不然,中医很早就认识到食物不仅能营养,而且还能疗疾祛病。如近代医家张锡纯在《医学衷中参西录》中曾指出:食物“病人服之,不但疗病,并可充饥;不但充饥,更可适口,用之对症,病自渐愈,即不对症,亦无他患”。可见,食物本身就具有“养”和“疗”二方面的作用。而中医则更重视食物在“养”和“治”方面的特性。 有医药之父之称的希波克拉底说过:药物治疗,不如食物治疗,食物是人类治病的最好药品。他相信人体天赋的自然免疫力是疾病真正的终结者。 因此,中医和西医都对食疗抱肯定的态度。 “药食同源”是中华原创医学之中对人类最有价值的贡献之一。五谷杂粮,有益于人类而无害于身体,但是我们不难看出来,就是现在说的食疗也是按照药物配比进行调整的,因为我国中药学在几千年前就分析了我们常见的各种动植物乃至矿物质的属性,将他们分别归类《本草纲目》,载有药物1892种,包含了植物、动物、矿物等多个方面,也就是说如果想真正的用好食疗,不能简单的局限于宣传的一两种食物,而是需要医学理论基础,合理的配伍搭配食物起到药物的疗效,将每一份食物当做一副药方来看待才行。而不是简单的前段时间神医张悟本似的,吃绿豆就行,或者茄子就是万能的,乃至于更早的胡万林的“神水”, 林光常的白薯治病理论。因为每一种食物都是有性味偏颇的,不是偏热,就是偏凉,不是所有人都适宜大量服用。 也正是因为中医这种药食同源,万物皆有阴阳的理论使得所有的物质都可能成为药品,使得大家无所适从,不知道何为药物,觉得怎么说都对,什么都有理,其实也不尽然,用一个比较科学的理论来解释大家就知道了,西医药理学中有一个指标就是血药浓度,(Plasma Concentration)泛指药物在全血中的浓度。如果浓度不到效果就不好,甚至达不到治疗效果。这样我们就用一个最简单的比喻就是:吃得不够多。就拿前段时间养生大师张悟本的茄子理论来说,茄子中含有一种叫茄碱的物质,这种物质有一定的毒性,少量吃没有关系,如果吃多了,经过一段时间后,食用者的口腔及咽喉部就有可能出现瘙痒症状,或者上腹部出现疼痛等症状。症状较轻时,一两个小时后会通过自身的解毒功能自愈,如果吃进的量超过自我排毒功能的范围,就有可能出现体温升高、反复呕吐,甚至呼吸困难、血压下降等不适症状。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我们都吃茄子,只有大师说了以后吃了才出问题----上吐下泻,吃得过多而且没有经过处理的生茄子中的有毒物质没有去除当然会吃出问题,《本草纲目》介绍,将带蒂的茄子焙干, 研成细末,用酒调服;因为茄子中茄碱有毒,需要烘焙削减有毒物质的效果,茄子偏凉所以用温性的酒调服,这都是体现出我们古老中医的智慧精华,而不是现在所谓的养生大师们的忽悠,都是有科学根据的。虽然民间流传着很多偏方、“秘方”,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偏方都能治大病,因为广大群众没有受过专业的医疗培训,不知道何为药物配伍,什么是禁忌,而且没有配合病人的情况整体考虑,往往服用量小没有效果,服用量大变成毒药。 “毒”谈到毒,我们就来说说毒这个东西。谈到毒很多人想到武侠小说中的用毒高手,但是真是这样么?当然不是了,西医的解释是:进入生物体后,同肌体发生作用,损害肌体组织,扰乱或破坏肌体正常代谢机能,引起病变以致危及生命的物质,称之为毒。中医在这个上边的解释有点繁杂,我们来看《神农本草经》大家都知道吧,是我国最早的一本药学专著。撰人不详,神农是托名,也就是借来用用,因为我国神农是我们中华人民的老祖宗,因为神农带领我们耕种,教远古人民辨识草药,相传为了辨识草药,神农尝百草,一日而遇七十毒,这句话的意思不是神农一天吃100种草药,吃到了70种毒药,就是神仙也毒死了呀,而且天下间哪里有那么多毒药呀,毒代表的是对身体没有益处,有逆反作用的物质,也就是为什么平时我们总说是药三分毒,不是说都是毒药,因为你吃一种药,他有一种效果必然也会造成另一种效果,这就符合中医万物平衡的理论,例如:升轻发散,这个是我们平时治疗伤寒感冒的一种思路,也就是当外邪进入身体的时候我们先在他没有进入身体里边的时候,打开毛孔使他从体表发散掉,这样就能使身体快速痊愈,因此我们吃了药就会出汗,出了汗就好了,但是同样这也有一个弊端伤气、伤液,病好了以后我们就要多喝水,保暖。当然这是比较轻的副作用,重的比如癌症用药,就是大毒甚至是剧毒以毒攻毒,好的坏的细胞都伤害,对身体攻伐过大。因此在中药学分类中就有了对毒性的分类:小毒、大毒、剧毒。而且经过中药特殊的炮制方法对药物的毒性进行限制,经过一定的炮制处理,可以达到使药材纯净、矫味、降低毒性和干燥而不变质的目的。另外,炮制还有增强药物疗效,改变药物性能,便于调剂制剂等作用。 炮制目的 (1):增强药物作用,提高临床疗效 (2):降低或消除药物的毒性或副作用,保证用药安全 (3):改变药性的性能功效,扩大其适应范围 (4):改变药材的某些性状,便于储存和(或)制剂 (5):纯净药材,以保证药材质量和称量准确 (6):矫臭矫味,便于服用 (7):引药入经,便于定向用药 就拿绿豆来举例 功效:绿豆性味甘凉,有清热解毒之功。夏天在高温环境工作的人出汗多,水液损失很大,体内的电解质平衡遭到破坏,用绿豆煮汤来补充是最理想的方法,能够清暑益气、止渴利尿,不仅能补充水分,而且还能及时补充无机盐,对维持水液电解质平衡有着重要意义。绿豆粥也有类似功效。绿豆还有解毒作用。如遇有机磷农药中毒、铅中毒、酒精中毒(醉酒)或吃错药等情况,在医院抢救前都可以先灌下一碗绿豆汤进行紧急处理,经常在有毒环境下工作或接触有毒物质的人,应经常食用绿豆来解毒保健。 食疗 【食疗法】绿豆,煎汤,十五至三十克;研末或生研绞汁。 绿豆清凉解毒,热性体质及易患疮毒者尤为适宜。绿豆性寒,脾胃虚弱者不宜多吃。慢性胃肠炎、慢性肝炎、甲状腺机能低下者,忌多食绿豆。 【性味归经】甘,寒。入心、胃经。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消暑。用于暑热烦渴,疮毒痈肿等症。可解附子、巴豆毒。 【用法用量】 0.5~1两,大剂量可用4两,煎服。 【备注】(1)解附子、巴豆毒,可用绿豆四两、生甘草二两,煎汁候冷,频频饮服。 因此也不是所有人都适宜大量吃绿豆,而且也不能完全代替药物。 附子: 传说:据《汉书》记载,汉宣帝时期(公元前73年~前49年),大将军霍光的妻子想让自己的女儿做皇后,想法谋害当时的皇后许氏。许氏分娩之后,霍光的妻子就胁迫御医淳于衍利用服药的机会进行谋害。淳于衍暗中将捣好的中药附子带进宫中,偷偷掺合在许皇后要吃的药丸内。许皇后服药后不久,即感到全身不适,很快昏迷死亡。 毛茛科草本植物乌头的子根的加工品。产于四川、湖北、湖南等地。夏、秋间采收,经加工炮制用。炮制品有盐附子和黑附片、白附片、炮附片、或统称为制附片。 [性能味辛、甘,性热。有毒。能回阳救脱,温肾助阳,散寒止痛。 [注意本品的毒性主要因所含乌头碱引起,中毒时可见心率变慢、传导阻滞、室性期外收缩或心动过速、室性纤颤等。它是食疗所用中药中唯一有毒者。经过炮制,乌头碱类生物碱含量大大降低,毒性也明显降低。 .《本草经读》:附子,味辛气温,火性迅发,无所不到,故为回阳救逆第一品药。 .《本草正义》:附子,本是辛温大热,其性善走,故为通行十二经纯阳之要药。 西医认为:(l)强心(2)对血管和血压的影响 (3)抗休克 (4)抗心律失常 附子剂量过大,可导致心律失常,应引起注意。 (5)心肌保护作用 (6)抗寒冷、提高耐缺氧能力 (7)抗炎、镇痛 因此,食物即为药品,药品是从食物中来,几千年来我们的老祖宗们通过实践与研究,逐渐将古老的医药文化融入到我们的平常饮食当中,也是因为如此我们如此丰富的食疗养生方法,但是不管怎么样变化,食疗养生保健品这些都不能脱离中医理论的基础,不能过度,他不是药不能代替药物治疗,因为他是中国古老的医药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如果有病还是要进行治疗,不能听信偏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