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我出村儿闲溜达到意大利使馆看免费电影儿去了,电影免费就够好的了,更主要想进去瞅瞅意大利使馆是个啥样儿。说晚上六点半凭着身份证儿放人,只放50个,所以我五点半就到了,生怕排不进前50名。到了门口,警卫说得晚些时候才让进,有400多个位置呢,更告知大志每周五晚上都可以来看免费电影。我一听,很高兴,琢磨着以后可以邀请一坨儿人来看,又体面又不花钱,离我家还近。当时肚子十分饿,就决定先去吃点儿饭,就往前又溜达到了“巴西烤肉”,想来应该吃自助烤肉的,但大家知道王大志这个人儿十分会过,时间又紧,就说晚放人,万一人来的多没进去,岂不是起个大早儿赶个晚集冤死自己。时间紧,吃自助餐就忒有压力,还是到餐馆儿点个菜配个米饭合适。王大志就转身到了“麻辣诱惑”,点了一个叫“小米椒爱上小公鸡”的硬菜,香的不行,掳起袖子就着米饭就全给吃下去了,然后又跑回意大利使馆,不少人已经进场了。 这个地方叫意大利文化处,礼堂门口有很多书,一个意大利大眼睛姑娘在看着书,我无意中竟然看到了“换书”的字样,就过去问那个意大利姑娘,她可热情了,能说中文,告诉我拿自己的书随时可以来换,我敞开挑了两本超好的大画书,写上自己名字存在她那里,下周抽点儿时间,拿两本我看过的书给换回家摆上,又值得炫一气。 七点半时,电影开始了,电影的名字叫《大决战》,是意大利国宝级电影天才大师马里奥·莫尼切利的代表作品,拍摄于1959年,是纯黑白电影。导演的高妙就在于把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做出牺牲的神圣性用喜剧的方式进行表现。里面有几个镜头让我们大笑。说点儿跟吃有关的俩镜头:一个镜头是他们非常饥饿了,忽然发现阵地上有一只母鸡,但德国人就在另一侧,于是他们想尽办法把母鸡引到自己这边来,学公鸡叫,扔面包屑……但母鸡竟然跑到德国人那边去了,其实对方也是和他们一样是缺乏食物的,一下子欢呼起来。第二个镜头是有人找来了栗子,一个人就举起了平底锅,对面的抢打来,锅底被子弹打穿了一个个弹孔,举锅的人把锅收回来高兴地说,现在可以用锅烤栗子了。最终战争的胜利其实是惨痛的牺牲换来的,悲伤失望的现实与令人捧腹的喜剧完美结合,看完之后,久久回味,我觉得50年后的中国电影在很多方面上离这部电影都有所差距,比如故事叙事的流畅,小人物的刻画,喜剧与悲剧元素的合理分配,场面的铺陈等等。
当然有些人就为电影而生,我想大师莫尼切利就如此,他说,他不相信宗教,他说自己曾经希望选择信仰希腊诸神,因为他们人数众多,有痞子式的习气然而又很喜庆。据称,他的作品都在深刻展示他本人那雅致的玩世不恭。他跨入90岁高龄时还在沙漠拍摄电影,条件极其艰苦,他表示不怕死,但害怕有一天会停止工作。其实我原来对意大利电影的印象只停留在莫妮卡·贝鲁特身上,这个周末之后,确实进步了。下周五晚7点半,也是莫尼切利的作品,是他1975年拍摄的《我的朋友们》,讲述四个中年男人为保持童心搞恶作剧的故事,你要喜欢,就来看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