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1-8-11 14:36:14
|
显示全部楼层
西山老王 发表于 2011-3-23 19:20
据传:庐山是阴山,在职、在位的一般不去。
中国的母山与阴山
——庐山的传说
《爱我庐山》
关于“庐山”最早的记载见于司马迁的《史记·河渠书》:“太史公曰,余南登庐山,观禹疏九江”。但司马迁没有具体解释“庐山”之名。由此,引出了许多关于“庐山”来由的传说,使得千百年人们来不能认清“庐山真面目”。其中广为流传的则是有关匡俗“为神仙之庐而名”的传说。
有关匡俗身世与生平的记载,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据周景式的《庐山记》记载,匡俗,字子孝,西周威烈王时(公元前四世纪)人。“生而神灵”。威烈王慕其才学,屡派使者征请辅佐朝廷,固辞不就,躲避到庐山深谷老林中,求仙学道。
匡俗入山后,结茅于虎溪之地,修炼七百年,终于得道成仙,在当时很有名气。西周定王尝问柱下史伯阳父“方今神仙在世者”有几人。伯阳父“举五岳诸仙以对”,匡俗就是其中之一。
据说,匡俗有一天在太平宫附近遇到了一位英俊潇洒、风流倜傥的少年,自称刘越,家住山中。两人一见如故。临别时,刘越邀请匡俗到他家里做客,并告诉匡俗“山阴有石高三丈者”便是他家,只要用手敲敲石头即可入室。匡俗不久便寻至山阴,果见一石头兀立当前。遂往扣,石头讶然从中裂开一缝,顿时琼林仙境呈现在前……匡俗本欲就此留在洞中,无奈家中有高龄老母和年幼儿女,只得辞别离洞。洞又复还为石,天衣无缝。匡母见匡俗自那日归家后,精神日渐郁闷,茶饭不思。问匡俗何因,匡俗以实相告,只因要孝敬老母和赡养儿女,而不能去修炼……。匡母乃女娲之后,身有仙骨,神有仙气,听罢儿子的心思,毅然决定匡俗自去修炼,匡母协媳妇共同照顾孙子孙女。匡俗临别前,请人修建了一座坚固耐用的茅庐,供母亲和妻子儿女居住,后人遂称此居为“匡庐”。匡俗不久重入洞中,终修炼成仙。
自匡俗离家修炼后,匡母和媳妇悉心抚养孙子孙女,后来,其孙高中状元,官至枭阳(今鄱阳县西北),人称越庐君。其孙女因其祖母和母亲嗜好庐山云雾茶,其祖母和母亲皆因饮云雾茶而寿至百岁有余。遂请人办起庐山云雾茶园,教山下民女采摘绿茶,供祖母和母亲饮用。在采摘绿茶时,其孙女发明了庐山第一个有名的绿茶品种:女儿红(云雾毛尖)。方法是:每年采摘开春时的第一道绿茶时,聘请若干年龄在12到16岁的姑娘,分成6组,每组9人。采摘茶叶前,洗净双手,沐浴更衣,着采茶装后,方能入茶园。采摘时,每摘一棵茶叶前,都须用舌尖沾湿采茶的手指,再行采茶,并规定只采一叶一芽。新采的茶叶须用竹蔑编制的篓子装。如此,制作成的茶叶,史称“女儿红”或“庐山云雾毛尖”。其气味芬芳,其口感香嫩,其回味绵长,俗称毛尖为民间的香嫩豆腐茶。
据说,公元前210年秦始皇和公元前106年汉武帝巡视南方到达荆楚一带,“浮江而下”,路过庐山,闻听匡俗母亲和妻子长寿之秘籍为常饮庐山云雾绿茶,二位帝王都曾兴致勃勃登上庐山,品尝庐山云雾,汉武帝甚至还给匡俗以“大明公”的封号。秦始皇因匡俗母亲之伟大,其女儿之聪慧,遂封其母为匡母,其女为云雾仙女。后来,流入民间,演变成庐山便是中国的母山了。历代以来,为了给儿孙后代求取功名和前程,无数父母到庐山寻求庇护,拜祭庐山。庐山是母山的名字不胫而走了。甚至,有许多幻想者,根据道教的阴阳学说,把庐山说成了阴山。
更有趣的是,自从毛主席在井冈山开辟了根据地之后,井冈山成了中国的公山。也有人把之与庐山相对称之为阳山了。
事情的演变总是出人意料的。如今,更有甚者,认为既然庐山是中国的阴山,井冈山是中国之阳山,那如果需求得功名利禄,须庐山和井冈山皆要拜访,以求得阴阳协调,家庭万事万物兴旺发达了。
事实上,匡山乃是因山之形状如箕筐之故,到宋开宝年间(968--976年),因避宋太祖赵匡胤之名讳,而更名为康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