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观象山上观象台,是中国现代天文事业的发祥地之一,1898年由德人所创,先在馆陶路,1905年迁至水道山上,开展天文、气象、地磁、地震等观测及研究工作。原水道山亦由此更名为“观象山”亦称“测候山”。 1914年至1922年被日军占领,1924年由我国著名气象学家蒋丙然、天文学家高平子等代表中国政府正式接管。蒋、高二人分别担任台长和天文磁力科长职务,从此开始了卓有成效的开拓性工作,开创了中国近代的天文事业,使青岛观象台与上海徐家汇观象台、香港观象台并称“远东三大观象台”。
1924年,观象台开展了我国自己的时间服务工作。1925年,高平子利用德人留下的16厘米天文望远镜对太阳黑子进行观测与研究,为我国积累了时间最早、延续时间最长的现代太阳黑子资料。
1926年,观象台作为我国唯一代表应邀参加了第一届万国经度测量工作,由高平子主持,于1926年10月2日至10月30日对观象山东部山巅观测点进行了经度测量。测量结果,成绩优良,得到国际经度测量委员会主席的专函称赞。1933年10月1日至11月30日,观象台再度应邀参加了第二届万国经度测量工作。这是我国天文界参加的最早的两项国际联测活动,均以优异的成绩为我国赢得了荣誉。为此,中国天文学会和青岛市政府于1987年在观象山顶合立了一尊“万国经度测量纪念碑”以示纪念。1928年又成立海洋科,我国的海洋科研工作由此起步,青岛水族馆即为海洋科所属的实验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