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年 库布齐沙漠露营活动
  • 2023年5月13-14日 杜鹃花露营
  • 2022年五一假期--贵州秘境-
  • 2023年6月17端午节哈巴雪山
  • 2023年3月25日 春季京西古道登山赏花活动
  • 2014年9月 阿里大北线活动照片
查看: 7446|回复: 21

[北京] “北京结”:古长城上三大“错”(转载)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6-8 15:11: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夏日罂粟 于 2011-6-8 18:03 编辑 # ~( N8 E: }& n9 [: }8 Z

3 q+ U& n7 _! y2 b/ o8 T      在北京怀柔境内,长城全长65公里,慕田峪长城等是万里长城的精华所在。慕田峪向西有一座海拔958米的高大山峰,因箭扣、擦石口、西大墙三路长城在峰顶交汇被称为“北京结”。这里,存在着错长城等诸多未解之谜。
1 t+ d. w8 P: q# `$ K 1.jpg : s& h& l+ R+ d: h& ^. ]7 a
山峰最高处矗立的是“北京结”,顺山势而下的为擦石口长城段
3 Q$ A  Q1 Q3 E7 [+ H8 z5 J 2.jpg ' d+ n& [# i" _
耷拉边长城仅千米长,落差却达200余米,图为此段长城尽头的“独眼楼”。# T  L/ Z/ C1 Q# N! Y
3.jpg * U) q! a# J4 @0 W
御史碑目前保存完好,字迹清晰可见。
* u4 J/ Q  m; C( j
4.jpg 3 R: p: t8 s3 k9 q) R4 w7 u# L
玉石楼城墙结构下面为供骡马运输的甬道;上面为供兵将行走的步道/ n2 ]8 x% L4 q5 X- r& f. F
5.jpg ) D% Q  S6 `& }/ I7 @+ W8 |
玉石楼和二号楼,均各自设置了二扇通风窗,4个通风窗造型为镂空雕饰,显得极为特别。目前仅二号楼保留着一扇完整的窗花。
$ k9 X& S) `; d% \! T 6.jpg
: B- l9 _2 t! g$ c
旺泉峪长城段海拔最高、建筑规模最大的“御史楼”。, s/ l# H  Y, @7 e. w6 q- |; ~2 @
7.jpg ! t4 ?) _, L0 x0 U1 \
武进士李逢时手书的摩崖石刻“秦皇旧址”。
1 X3 d+ c& \( U
8.jpg
' ^# F' ?' h; `0 r耷拉边长城上的敌楼拱门用大理石建成9 z2 q! i, Q5 ]0 K) [8 s/ q
    “北京结”向西,长城顺山势急转直下,进入擦石口长城段。
/ L) r7 i3 N8 ]. t- Y6 `; P9 c  擦石口长城,自明代万历年间建成以来,就是著名的险关要塞。在明代,这段长城隶属昌平镇管辖,除抵御外侵,还同时起到拱卫帝陵的作用,因此修得特别高大坚固。
, [5 y& M$ R. b; \  400余年来,这条自东向西绵延的长城线路上,留下了诸多争议:“错长城”是错的吗?最大的敌楼竟为放置记功碑?这里是秦长城遗址吗?
5 e6 B4 {( Z! f. K- _# h  耷拉边长城仅千米长——
  地形勘察有误还是有意为之?
  走在擦石口长城上,远远的就可以望见一段“半截子长城”,自西北向东南方向延伸,因为走向自高而低,就像耷拉在山脊之上,因此当地人俗称“耷拉边”。
$ ~$ \6 u3 l! [+ O  让人感到费解的是,这段长城向东南方向仅延伸了1000米的距离,就戛然而止了。从地势上看,耷拉边兀自向长城防线之内延伸,也就是关内,似乎与抵御外侵的功能并不存在任何的关联。人们不禁疑问:长城已经沿外围构筑了一条完整的防线,还有必要甩出这么一段多余的部分吗?因此,这段长城又被冠以“错长城”、“修错边”的称谓。% i/ F' p" C9 o; {) E) y
  耷拉边长城还有“玉石楼”、“文字砖”两个鲜明的特点。
( g% _3 A; X" E3 M  1000米长的耷拉边长城上的敌楼,从建筑结构和设施上看,均是功能完善、地位重要的敌楼。其中有两座规模大小基本相同,但用材与绝大部分长城敌楼不同:楼基、拱门、箭窗、台阶都由白色大理石建成,因此当地人把第一座地势更高的敌楼形象地称之为“玉石楼”。
7 x& x, L, ~, Q$ {0 B6 t  在建筑形式上,大小基本相同的玉石楼和二号楼非常精巧:拱门最上方的3块石条雕刻着云纹,其余的二横二竖4块石条雕刻着水纹。敌楼的上下层之间,均各自设置了二扇圆形通风窗,与众不同的是,通风窗造型为镂空雕饰,这在其他长城的敌楼上绝无仅有。不仅如此,玉石楼的城墙还分设上下两部分。下面与券门相通的为供骡马运输的甬道;上面与敌楼相通的为供兵将行走的步道。
! u- l* }  E, k+ e, F  X; D  耷拉边长城上的另一奇观,就是分布在箭孔、城墙上的文字砖。进入耷拉边的前三百米范围内,两边城墙上随处遍布着文字砖。经过四百余年的风雨洗礼,大部分戳印着“左部”、“中部验讫”等名号,清晰可辨。
! c6 [" a  M3 A7 |& P9 d  这些,都说明耷拉边长城是施工严谨的一段长城。) x$ |  q! X" t
  那么,耷拉边长城真是修错了的长城吗?
9 n( C# A8 h1 C- f  c  争论历来有之。当地人传说,万历年间修建这段长城的时候,因为地形勘察有误,没修多远发现方向不对就停止了。山下沙峪村的村民相传,这段长城当年本来打算修往“北京结”所在的小火焰山上,但是修到这里,因为山高地险,发现无法再往上修,因此不得不改变线路。& @' a* f! [. B3 y& N8 Q
  也有学者分析,耷拉边看上去十分完整,明显不像修错的长城,一旦外长城失守,这里作为内长城关键部分,将起到由战略防御转为战略进攻的作用。
" ~* Q6 k# G8 i8 k. n  但是,这些观点都因为无从考证,谁也无法给出确切的答案,因此,耷拉边也就成为一个长城不解之谜。
1 c, C: R' f1 E% ^; K' R/ i6 T    最大建筑竟用来陈列记功碑——
  功劳簿上为何没有戚继光?
  从耷拉边往西不远,过“三岔边”,当地人又称“钻过”,即进入旺泉峪长城段。
" ^: I7 N* N) Q! I3 L7 B7 v  此段长城的一座敌楼里,有一块御史碑,保存完好,碑刻为楷书阴文。碑文记载了修建此楼和附近长城设施的主要官员和经办人员名录。从碑文落款“万历八年孟冬吉旦立”可知,万历八年即公元1580年,孟冬指冬季的第一个月,即农历十月,吉旦即农历每月初一。由此推算,此碑立于1580年11月7日,迄今已有431年历史。著名长城专家罗哲文先生认定,此碑系整饬蓟州边备,巡抚顺天府所立的记功碑。
0 m& b9 J' I6 J" l9 V( Y  御史碑原来安放在旺泉峪长城段海拔最高、建筑规模最大的“御史楼”里,现被挪到200米外的一座敌楼中。附近村民介绍,前几年兴建景区,旅游区老板曾想把石碑弄走,后经村民举报,在文物部门的干预下,石碑运到此座敌楼中就此作罢,一直摆放至今。
. {  [' ?5 c' D# ]  御史碑原来所在的位置“御史楼”海拔752米,为本段长城最高,建筑规模也最大。原楼二层,上层有一栋坐北朝南的瓦房和一个小院,现已垮塌,遗留的院墙和房墙基本完整。
; H0 O" A! P9 Y1 V3 n  一座最高大的建筑竟用来陈列记功碑,人们不禁要问:这本功劳簿该有多长?
  D4 E# M6 h& E/ {2 R, Z  实际上,记功碑上仅有286字,涉及人员共23人,其中官员15人。官职最大的叫梁梦龙,身兼钦差总督蓟辽、保定等处军务兼理粮饷、兵部尚书、都察院右副都御史职务。蓟辽总督下辖3个巡抚:顺天巡抚、保定巡抚、辽东巡抚。3 ^. _: i4 H$ q$ F8 r" k& j
  应当说,梁梦龙之前的三位蓟辽总督谭纶、刘应节、杨兆,面对北部军事威胁均主张守的战略,“而守之所最先者,一为修台,一为修墙”。在多年的持续努力下,到万历九年梁梦龙回到朝廷任职兵部尚书时,共修成蓟镇边墙5363丈(约合18千米左右),敌台101座,铲削偏坡587丈(约合2千米左右)。梁梦龙评价说,“二千里间处处设险,工力之钜,殆汉、唐以来未有者”。梁梦龙因修筑长城有功被加封太子少保,荫子至锦衣卫百户世袭。崇祯末年,梁梦龙又被追谥“贞敏”。- ^: }; t" s" P/ g- u% g/ r/ G
  在当地村民的历史记忆中,不断出现名将戚继光的各种长城故事。实际上,在此前一两年竣工的密云司马台长城的碑文上,都出现了戚继光的名字。那么,这块碑文为何没有戚继光?罗哲文先生的认定结论是,通过御史碑碑文可以看出,当时的整饬蓟州等处边备、兼巡抚顺天等府的官员名叫张梦鲤,是戚继光的儿女亲家。
. p4 e2 Y' }2 u0 M4 o" z. Z& |  有专家认为,在辽宁、河北发现的多处记功碑上,出现了谭纶、刘应节、王象乾等多位官员的名字,戚继光也多次出现在其中。但戚继光是否参与“北京结”建设,目前没有定论。
* ^/ @$ k, N5 n# Q: t    武进士题字摩崖石刻——
  擦石口长城是“秦皇旧址”吗?
  “擦石口堡”、“擦石口关”是通往塞外的交通要道。$ C/ E+ W5 y5 B* M9 ^$ O! h3 s
  关口现已塌废,此地名现在叫“沙峪北沟”,是一片开阔的沟谷地带。( N, u3 V. G" {/ G) \! g+ R$ _0 l
  沙峪北沟存在大量明代摩崖石刻,这在长城殊为少见。这些摩崖石刻多为官员、文人墨客有感于雄关险峻,古道幽深而作,记录了他们当时寻游长城古道的真情实感,浪漫情怀。7 u' ]+ z, p- w1 Q/ s) y4 V
  据《怀柔县志》记载,此处原有“秦皇旧址”、“天限华夷”等9处明代摩崖石刻。2007年,沙峪北沟又发现了“一泻千里”和“仰视见天”两处明代摩崖石刻,从而改写了县志有关石刻数量的记载。
; V# L5 @) l0 r0 `  怀柔史学专家王宝峻先生,在《怀柔文史钩沉》一书中曾对其中绝大部分摩崖石刻作了释义,这些摩崖石刻的文字包括“警心慎辔”(横刻,右首有竖刻的“辛丑”二小字)、“观澜”(竖刻,二大字,左侧刻有“怀野”落款)、“名关”(竖刻,左侧刻有“少山”落款)、“极关逊险”(竖刻,左侧刻有落款痕迹,但因模糊不清已无法辨认)等。
: |8 `& ?) o& ^+ Y2 k' D( G1 G# h  总的看来,11处摩崖石刻多为形容地势险要和风光。当地村党支部书记孙自武介绍,“一泻千里”(竖刻,左下方刻有“明宇”落款)与“观澜”遥相呼应。从周围环境上看,石刻下方的沟谷高低落差有30多米,曾是水流湍急之处,雨季时,洪水自上而下,似脱缰的野马,“一泻千里”即是对这种景象的写照。8 [0 k' [3 V4 }0 y6 \) |) G
  有意思的是,11处摩崖石刻中,有三处为同一人所写,“苍岩翠柏”(横刻,其右首竖刻“万历壬寅春”等小字,其左下刻有“李逢时书”落款),这显然是作者寻访长城古道时,看到对面陡峭石崖上的翠柏而发出的一句感叹之言;“秦皇旧址”共二处(横刻、竖刻各一,横刻落款有“李逢时书”四小字)。
0 s+ ]- C0 Q& e  李逢时何许人也?他为什么认定这里是秦长城遗址呢?
+ l' X0 ~, _. b  `5 r- A  史料记载,李逢时和谭纶、戚继光是同一时期的人,是隆庆四年武举人,嘉靖中后期曾任嘉定参将,奉命开赴浙江抗倭前线。嘉靖三十三年在嘉定县新泾桥一战便斩倭寇80余人。抗倭明将戚继光北上时,李逢时出任昌平镇左车营参将。
$ `' t: t% o) \' {  李逢时不但是一名武将,还善书法,好题刻。北京密云县雾灵山闻名遐迩的明代摩崖石刻 “雾灵山清凉界”六个大字,就出自李逢时之手。李逢时擦石口长城手书“秦皇旧址”,落款是在万历十四年即此段长城修复的6年后。李逢时认为这里就是秦长城遗址,究竟出自于什么原因已经无从查起。5 n4 l+ F/ Y! v2 C# M& ]
  目前,擦石口长城是否真的是“秦皇旧址”,尚无明确史料记载。

评分

参与人数 1绿洲币 +6 收起 理由
碎沫可菲 + 6 古文明值得我们走一遭~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1-6-8 15:16:08 | 显示全部楼层
没完吧,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6-8 15:17:4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hnbeijing 的帖子
: f. L$ V1 ~$ s$ Q" ]6 ?8 w* M& s& X- J+ U& S+ P
我是转完了,如果没完就等着你补充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6-8 15:18:33 | 显示全部楼层
顶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6-8 15:27:1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是从书本上知道上面很多人的名字,以及他们之间的关系,但帖子没解惑,所以以为会有下文。俺这水平也就配捣个乱起个哄啥的,大事是不成的咯,所以解惑的任务就留给帅哥们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6-8 15:55:12 | 显示全部楼层
强烈请求夏日老师做领队,带我们去看看。最好边走边讲解,让我们一边亲眼看看、一边亲耳听听。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6-8 15:56:3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洪水 的帖子- V& }: K7 o; |& l* f. Z

( g3 s5 W: g# A8 D俺可是没文化的人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6-8 16:31:06 | 显示全部楼层
从来不知道北京结还有这么多的故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6-8 16:33:0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6-8 16:40:26 | 显示全部楼层
上次走的北京结,都没注意到,原来是三个打结在这里么,汗~2 Q6 w* j/ R# i% s9 G  Q
学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