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小晓 于 2011-8-6 20:33 编辑
第四天: 开满鲜花的大草原,我终于见到了你!
根据行程安排,今天要赶300公里路,时间主要都花在车上。我们要一路向南,离开甘肃进入四川,穿过当年红军走过的草地,赶到甘肃、四川、青海交接的唐克乡,去看落日下的黄河九曲十八湾。
因为昨天比较劳累,早饭后很多人都在车上睡觉休息,车厢里难得的安静。上午到达尕海湖的时候,大家是被叫醒的。我们的车并没有停在尕海湖的景区那边,那里离湖水比较远。而是绕过了景区,停在了离湖水非常近的另一边。这里人很少,基本只有我们绿洲的人,可以尽情得瑟。尕海湖是国家候鸟自然保护区,也是甘南藏区第一大淡水湖,这里是珍稀鸟类南迁北返的落脚点和繁殖点。现在这个季节,完全没有候鸟的踪迹,只有几只水鸟和野鸭,显得非常安静。站在湖边,望着汪洋大海一般的水面,倒影着山峰、蓝天、白云,很是心旷神怡。为了赶路,大家在尕海湖并没有停留很久。
途径合作时,大家参观了米拉日巴佛阁,这是安多藏区的一座高层建筑,有七八层高,供奉了藏传佛教的各派宗师。可惜的是现在看到的是八十年代重新修建的,不是以前的那一座了,而且当天没有解说员,面对藏传佛教的众多教派,大家都不是很明白。
中午的午饭是在禄曲县城吃的,这个县城修了一个人民会堂,象山寨版的人民大会堂。
之后的路,开始在上上下下中不断上升,海拔也逐渐升高。窗外掠过连绵不断的山,不是太高也不是很大,因为海拔高,山上没有什么树,连灌木丛也很少,整个山都盖满了草,翠绿翠绿的,如果仔细看,绿色中点缀着多如繁星的各色野花,公路的下方,在山脚下,经常出出现弯弯的河曲。湛蓝的天空、棉花团般的白云,将满眼的翠绿衬托得分外干净耀眼。我不断地惊叹真漂亮,大家也纷纷要求停车拍照,火山岩却表示这不算什么,诺尔盖大草原才叫漂亮,吊足了大家的胃口。
中午的太阳非常刺眼,为了看美景,我没有戴墨镜,一下午眼睛都干涩无比,但仍然舍不得摘下眼镜。到了四川境内后,好像是穿过了一个隧道,眼前的景色完全不一样了。刚才的山一直在窗边陪伴我们,现在,连绵不绝的大山一下子被推开了,被推向了遥远的天边,连接我们和大山的,是一望无垠的大草原,草原上长满了草,开满了花,平平的铺过去,没有一点起伏。原来的山是翠绿的,现在的山离得太远,看上去是乌青色的。现在的草原,绿色完全成了底色,满眼望去,是黄的花、白的花、粉的花、紫的花,草原完全变成了花的海洋、花的颜色。这才是我心目中的大草原呀,居然在海拔3500的这里碰到了!前年8月下旬去阿尔山,因为季节不对,穿过呼伦贝尔大草原都没有看到这梦想中的草原景象,今天圆梦了。
汽车在草原上一路前行,我们逐渐进入了草原的深处,看到了放牧中的夏季牧场。白色的蒙古包散落在在草原上,分外显眼,围绕在白色蒙古包周围的,是多如牛毛的黑色牦牛、白色羊群。这真是一个硕大无比的牧场,不愧为第二大草原,这里的牧民还真是富足! 非常非常可惜的是,今天要赶路,没有在这里停留。下次如果有机会,我真愿意在诺尔盖草原住上几天。
诺尔盖草原上的牛羊非常自由,我们在行进途中,遇到几次牛羊过马路,只好停下来先等待它们通过,其中,有很多小牦牛,看上去尤其可爱。
走过中心牧场,我们重新在山脊中穿梭,大山与我们保持着即若即离的距离,这一段的风光与呼伦贝尔大草原有点象。又向前走了好一段,看见路边小山坡上树立着一个纪念碑,纪念中国工农红军过草地,被称为“九大元帅走过的草地”。说实话,这个纪念碑非常简单,与我想象中完全不同,但我还是认认真真照了几张像,打算回家用它来诱惑老爸来甘南。如今的诺尔盖草原,已经不太看得出湿地的形态,我们也只能去想象当年红军过草地的艰辛了。
和前几天一样,今天也是快到傍晚的时候就开始变天,阴云开始堆积,大家恨不得快马加鞭,立刻赶到黄河边,去看此行最经典的景色。其实,我们基本是按计划时间达到唐克乡的,只是乌云压顶显得比较暗,让人感觉来晚了。黄河边上有一座小山,景区已经搭好了上山的栈道,大家都顺着栈道台阶向上爬,也有一些人骑着马顺着边上的马道上山。
下车后,大家没顾上休整,直接就开爬了。因为海拔高,上台阶比较容易累,走不了几步就喘气。爬了一段后,我回头比划了一下,镜头太窄,拍不下所有的黄河湾,拿着“对焦基本靠走”的相机,只能尽量争取上到高处,看看是否有好点的角度。终于上到了第一个坡,那里也是长枪短炮一群人都摆开阵势准备拍日落呢,此时云层压得更低了,把落日挡住了,听见大家纷纷议论,今天拍不到了。我想他们是计划拍金色的九曲黄河吧,我没有这么奢侈,我只希望把黄河的九个湾都照下来。
第一个坡后是一段长长的平路,因为有前面的山坡挡住了九曲黄河,角度更不好,还得接着上。我们的要求是九点在山下集合,此时已经八点了,而且周围都没什么人了,对于上不上我有点犹豫。小飞说再上半个小时,八点半下撤。因为要抓紧时间,我俩一句多余的话也不说,尽量调整呼吸向上爬,其实这段路我们花了十五分钟,比想象中快。到山顶时,太阳已经落下去了,只剩下最后一点点,给阴云镀上了厚厚的红边。这里的角度果然更好,视线更加开阔,如果将白河、九曲黄河、汇合后的黄河连拍下来,气势一定很恢宏,可惜呀,当时根本没有想到! 这时,我才发现小余、眉梢、渔夫三个早就上来了。大家抓紧最后的光线拍了小合影,就赶紧下撤了。
总体上说,这段栈道并不太高,也并不难爬,只是既要爬山,还要赶时间,还要注意是否漏掉瞬间的风景,还要想着拍照的事,弄得很忙活。如果给大家再多半个多小时,我觉得大家都能从容地爬到最高处,等着日落拍照,就更完美了。
在我们下撤时,山脚下的村子灯亮了,村子里的房子看上象一堆散发着淡黄色光芒的灯笼,非常非常有意思。
今天我们住唐克乡,据说前两年来这里只能住蒙古包,现在唐克乡正在建设定居工程,将来条件肯定一年比一年好。晚饭虽然吃得很晚,但很丰盛,小余和眉梢请大家吃西瓜,腾腾一家请大家喝啤酒。我凑热闹喝了一点,悄悄庆祝自己看到了梦想中的大草原。
第五天: 亲近扎尕那
今天,我们要离开唐克乡往回走,再次路过诺尔盖草原,去亲近中国十大非著名山峰排名第四的扎尕那,并开展此行第二次徒步活动。
早上,大家仍然都起得很早,在我们大家都已经把行李装车完毕的时候,老板娘那几大蒸笼的小包子、小花卷才热气腾腾的刚出锅。因为今天要徒步,所以早饭大家都将肚子填的满满的,我还将剩下的包子花卷打包,准备作为大家的加餐。早饭的时候,我还发现了王致和豆腐乳的身影,原来是官兵大姐昨天在禄曲县城特意采购的,大姐真是有心人。这一路与大姐们出行,享尽了口福,一会梨呀杏呀,一会牛肉干啦饼干啦,各种吃食不断。也不知大姐们从哪里踅摸来的好吃的,这一路我都没看见。总之,是便宜了我这个馋猫了,哈哈!
今天的天气非常晴朗,太阳没遮没拦地撒在草原上。草原看上去就象过度爆光的照片,白晃晃的一片,让大家有点惟恐躲闪不及。因为昨天忙于赶路没有在诺尔盖草原停留,今天孔师傅说在路过草原时会让大家在草原上多玩一会。走到快到花湖的时候,看到路边有一家牧民正在剪羊毛,于是我们停车去看热闹。
等下了车,站在草原上,我才发现其实今天的天气非常爽朗,微风轻拂,很惬意。公路边的草原被踩的比较厉害,所以草不是很丰厚,可以很明显的看得出草原上有很多小土洞,据说这是田鼠洞,是草原的天敌的家。在我们走向牧民家的这段短短的距离上,好几次看见田鼠在草原上奔跑,窜进田鼠洞。我的第一个反应是想找个大锤子,来一把真实版的打田鼠游戏,哈哈! 走近牧民家的羊圈,才发现劳动场面真壮观。二三十只绵羊被困了蹄子,放倒在草原上,密密麻麻地占了一大片。七八个小伙子正那拿着长剪子给绵羊理发,他们一手揪着羊毛,一手咔咔剪,动作麻利,两分钟就搞定一头羊。稍远处,已经堆了好几堆剪好的羊毛。一位藏族老大妈,拿着染料盆和长棍子,给剪过毛的羊画上红色标记。然后,小伙子再解开捆羊的粗布条,放咩咩叫的羊自由。不知道是不是品种的原因,这些羊比我以前见过的羊要肥大,站起来应该有大半个人高。有意思的是,羊可能被捆久了,腿有点麻,被放开后,通常都要活动腿脚,还会象梅花鹿那样跃起来跳一下,再撒腿狂奔而去。也许羊也有点晕,把围观的我们当成了篱笆,有一只大羊被放开后,直奔我们而来,冲着小蜗高高跃起,小蜗慌忙退后躲闪,结果人和羊撞个正着,来了个亲密接触,引来我们一阵惊呼,也引来牧民们一阵善意的取笑。
在我们看得功夫,地上的羊已经都被放跑了。我早就听说剪羊毛是个辛苦活,这个看起来很轻松吗!一会儿,小伙子都聚集到了羊圈边上。原来羊圈里还有上百只羊呢,他们的任务真艰巨。羊圈只留了小小的出口,里面的人负责把羊往出口赶,每次只能有一只羊通过出口,当羊跑出来的时候,外面守候的人要眼疾手快把羊抓住,有时候还需要两三个人一起包抄,然后拽着羊的右后腿,把羊拖到空旷的地方放倒在地,把羊的四个蹄子交叉起来,用布条绑紧,这样羊在地上就动弹不得了。抓羊捆羊看起来确实不太容易,需要体力,需要技巧,还需要一定的经验,这个活比较辛苦。正想着,发现孔师傅也站到羊圈边上了,跟人说了句什么,接着就抓住了一只羊,动作相当轻松熟练,一看就是一把好手。孔师傅都出手了,大家也别客气了,我连忙在草地上捡了几根宽布条,打算帮忙。因为我觉得捆羊的时候两个人配合会比较顺畅,一个人负责把蹄子摆到位,一个人负责捆,会容易些。一回身,火山岩和小余两人拽着一头羊过来了,咳,都没看到两人是怎么逮羊的,我连忙蹦过去,哈哈,果然俩人手里都没绳,还是我来捆吧!
说实在的,我还挺想试试逮羊的,只是估计自己这二两劲,说不好是我拽羊还是羊拖我,没敢动。要是在那儿再多玩一会,没准我就冲上去了!自从大家纷纷动手,我们和牧民打成一片了,大家开始逗乐、交流、合影,气氛那是相当的好。如果相处的时间再长一点,也许会能成为朋友呢!
草原上虽然好玩,但不能喧宾夺主,今天的主要目标是扎尕那。扎尕那在甘肃省迭部县益哇乡, 从草原上拐入一条山谷,全是郁郁葱葱的树林,这在高原可不多见,这里属于高原石林和高原森林景观,目前好像是省级森林公园。我们的车沿山谷走了好一会,来到一个相对开阔的地方,就是这里了。停在清澈的溪水边,桥那边高高的山坡上,有一个村庄,不大,十几户人家吧。 错落的房子中,庄严的白塔分外醒目。村庄两边的山坡上是层层梯田,把村庄围住,紧挨着梯田的,是直拔而起的群山,呵护着村庄。远远的望着它,心会不由自主地沉寂下来,真是个与世无争的好地方。据说这个地方是上帝用手指在群山之间摁出来的,很有想像力吧。
扎尕那”是藏语,意为“石匣子”。扎尕那山是一座完整的天然“石城”,俗有“阎王殿”之称。地形既象一座规模宏大的巨型宫殿,又似天然岩壁构筑的一座完整的古城。这是我查到的资料,不过我不是很理解,这么美丽的地方为什么叫阎王殿,难道发生过什么不为人知的故事吗?扎尕那山最有特点的地方是,有一片灰白色的山峰从绿色山峰中突显出来,我从来没有见过这种组合。它的主峰叫光盖山,也叫石镜山,因灰白色岩石易反光而得名。
我们今天的徒步路线是向村子另一边的后山走走,没有太多的爬升,而且二点四十分是关门时间,必须回撤。来亲近扎尕那的人并不多,除了我们,一路与我们同行的还有两拨人,听口音来自广东福建那边。弯弯曲曲的石子路带着我们绕过一座又一座的山壁,进入山谷后视线并不开阔,前后都被挡住了,总想让人去探究一下山壁那边是什么。与返回的人聊了聊,据说,这里的山壁就象一座一座的门,有七十二道的门的说法,可以走四天四夜,而我们到达的位置,才过了两道门。据说,这条路是古茶马古道的一部分,从这里可以通向兰州??看来今天我们只能亲近一下扎尕那,没有办法进一步了解它,把机会留给下次吧,希望有机会来次穿越!
同行的人中,有几个没有随我们向后山溜达,而是在小河、村庄附近转了转,外挂说,村子那边的感觉也很好,有时间的话,也值得去转转。在我们准备离开的时候,看到一车韩国人离开了,中午的时候并没有看到他们,而且又来了一辆大巴。我想这些游客应该是来看一眼拍拍照就走的,毕竟这里不具备大量游客的接待条件。但大家还是要过来看一眼,说明扎尕那真的已经是小有名气了。日后,这里会变成什么样子呢,真的想像不出来。
晚上,大家在郎木寺镇上住宿,住镇上最大最漂亮的酒店,公安局就在旁边,感觉相当安全。可惜的是,这个酒店没有电梯,大家要把行李自己搬到四楼。晚饭时自由活动,有几个人想去找面条,而我只想吃青菜和米饭,最好再来点热汤。在网上鼎鼎有名的阿里餐厅,人真是不少,我和绒裤凑了一桌,点了简单的饭菜,就开始了杯具的等待。等到我们之前点菜的外挂吃完,等到我们后面点菜的梅姐和镜子吃完,等我们后面的后面的小草她们开吃了,我的圆白菜和羊肉萝卜汤才上桌,在小小的饭店里耗尽了自由活动的时间。
晚饭后,我们去火山岩的喇嘛朋友家玩,确切的说是总周喇嘛的大哥的房子,标准的两层楼房,二楼的大客厅是招待客人的,采用松木风格装修,不知道在藏民中他们家是不是算比较新潮的了?总周为每个人解释藏语,给大家取藏语名字,并用藏文写下来,藏文看上去好复杂,估计临摹都需要练挺长时间。总周的朋友白马带着琴为大家唱藏歌,嗓子真好,很有明星大腕的风范。小蜗和爱如空气大姐主动要求招待我们的藏族小妹妹(好像才上初中)教大家跳锅庄,呵呵,小妹妹太害羞了,是被我们推上去的。后来,大家还亲自动手,做糌粑。把酥油用热水化开,放入一些奶渣调味,然后放适量青稞粉,用手指顺时针搅拌均匀,然后用拇指恩住面团在碗边逆时针方向碾,让水和青稞粉充分混合,这样青稞粉在碗里和成一团,就是糌粑了。基本原理和和面类似,主要是水和面粉比例的把握。每个人做出来的都不同,完全的个人风格。还好我只做了一点,因为是要求把做的糌粑吃完的,哈哈!
今天从早上到中午到晚上到宵夜,真的吃了好多东西,太撑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