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过去一天,记忆已经模糊了不少。但我今天好在没有犯懒就使昨天的登山能在自己的历史中有了个印记。于是沾沾自喜—司马迁也就是这个心情罢。
爬箭扣的细节有照片为证,也不好多写了,要论写实,文字的功力恐怕比不上佳能单反。古人要是有了数码相机甚至DV,那么文字恐怕也就不能发展的这么有趣罢。那么写些感受?又未免像昨天回城车上的朋友所说:应该少思考点东西为好,每天愤世嫉俗地拧把,没出路。那该写点什么呢?其实问这个问题本身就是思考过度,正常的人应该是这样:拿到一本《时尚旅游》,读几篇西藏、云南的游记范文,感受一些纯美的蓝天和黄花儿都能从纸上喷出来的照片—而后将自己箭扣一天经验照此套用,齐活,读起来让每个读者舒服慵懒,最好置身于星巴克蜷在沙发里就着热气腾腾的当日哥伦比亚咖啡,感觉到位。
事实上箭扣不能和这样的气氛画等号,至少在我的心里。直到今天上午,我的心仍然是空的,它没被箭扣的几处悬崖占据,更不能被从前每日的琐事占据,心空了 – 没出现因为恐惧泛出的恶心,也没有出现对雪雾撩过干枣树杈与关墙的凄美的赞叹,咋说呢?就像被雷击了的人,还能想起雷电本身么?雷电在旁人看来很美,但那是第三人称眼中的美;有一天自己带着追寻美的目的亲自感受了被雷劈了,反倒连美是什么都忘掉,也许也只有这样才能和美本身融为一体 — 每条驴去爬山,山也许名字不同有高有矮,但想和自然融为一体恐怕是每个人的半终极目的(现在越来越觉得没有终极可言,所有事儿都一样,走着看没有终极),融合了就说不出咋美来了,说出来的都不真实或者是包装的。再或者说,曾经的美只属于那个瞬间,过了之后就是美的遗骸。当然可以故地重游,但随着对路途越来越熟悉,美会逐渐减少。
心空了一天之后,反倒有点收获,便是意志得以集中。从前不同,在家看这本书的时候会想那本书是不是也很好看?在单位干这件事情时会下意识地想起其他工作;在地铁上会因为旁边的一对中年妇女的叽叽喳喳而心理暗骂无法把刚买的报纸看下去……箭扣之后的状态猛然有了改进:像过悬崖的时候只想活命一样,我能够刷碗的时候只想刷碗了,遛弯儿的时候只想遛弯,做一件工作的时后谁再塞过来一个活儿都要排到后面再说。人天生就是种单任务工作系统,同一时间想得多了就会心猿意马让自己的思维失去控制。上网之后反倒空虚,就是这个道理。希望这种空空状态多保留几天,但冥冥中我知道它走得很快,也许明天这个时候又会回到从前那个多任务的心。再等下周末排空罢,一整天在山里抬头只看到蓝天,低头只看到大脚丫,心病全没有了。
多说一句,在山上喝酒(不能喝多)有助于和自然的融合,虽然因为对自己的驴力没啥信心我从没尝试过,但可以想象的到那种感觉 – 小二下肚之后三环路的红绿灯都是美的,何况山景?
2009-3-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