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年 库布齐沙漠露营活动
  • 2023年5月13-14日 杜鹃花露营
  • 2022年五一假期--贵州秘境-
  • 2023年6月17端午节哈巴雪山
  • 2023年3月25日 春季京西古道登山赏花活动
  • 2014年9月 阿里大北线活动照片
楼主: 小晓

[登山] 【转自懵懂野叟】新驴野叟户外乱弹—有关户外的技术、经验、文化、商业等交流帖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2-2-25 21:34:15 | 显示全部楼层
懵懂野叟 发表于 2012-2-22 21:42
谢谢驴友小晓的转帖。

山东不过岱、崂、鲁、蒙。新年伊始,已三起事故。崂山一死一伤,泰山一死。令人痛 ...

作为新人,户外意识其实是最需要先建立起来的,这样技能、体力、心理、协作等方方面面才不是无源之水。

您的漫谈系列,非常喜欢,受益匪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3-5 09:09:5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小晓 于 2012-3-5 09:17 编辑

新驴野叟户外乱弹之43:户外有鬼?

    在《乱弹之10:啥时候出事儿》中曾谈到“……当出现了某种征兆的时候,似乎有个心魔在迷惑着他们,然后命运将他们一步步地拖向不归路……这个过程看上去似乎有 鬼, 是的,确实有鬼”。而这次泰山山难后,当记者问鸿飞户外俱乐部的鸿飞:“如果让你总结的话,你认为问题出在哪些地方?”时,鸿飞这样说:“一句话,‘鬼 使 神差’……”。

    有鬼!否则你完全无法解释所发生的那一系列的、莫名其妙的事情。我曾说过“对这个问题将来我们另开一篇《驴之三鬼》来讨论”,现在让我们来试着捉鬼。

    我当然不相信山里真的闹鬼,但我要给出一个合理的推论,去解释当我审视众多的案例时所发现的,当事人在案发过程中经常出现的“诡异的轨迹”。

这个鬼其实还是心魔,我所认识的三鬼是指:
第一步,无意。也就是他们最初的无意识,你看看2.16泰山山难的所有当事人(特别是遇险者及遇难者),他们对户外完全缺乏基本的意识。今年青岛发生的两例户外事故,也基本都是市民郊游性质的,他们没有户外运动意识。当然,老驴、强驴也未必就有户外意识。

第二步,大意。当他们的无意引致某种负面征兆出现时,他们麻痹大意,对危机没有足够的预见性。

第三步,失意。这将是本弹的重点。当着负面因素发展成危机的时候,他们惊慌失措,在这个阶段,他们的行为已经不能受正常的意识控制了。   

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这时候他们的心理状态已经呈现出某种病态,专业术语叫急性短暂性精神病

有些个体,在面对迷路、饥渴、寒冷、困境、创伤等应激源一定强度的刺激时,会有应激反应。持续的应激状态会通过机体的一系列变化引发器质性功能问题,出现应激障碍,尤其表现为心理的病态性。这种现象就是把他们拖向不归路的那个鬼。比如焦虑、易激动、缺乏持久性等症状会使他们一时不知所措,无法按其正常的户外能力进行自救,很多户外事故中当事人表现的莫名其妙就是这个原因;易疲劳、困乏等症状会使他们容易绝望,有些户外事故的当事人轻易放弃求生就是这个道理;注意力分散、记忆力下降等症状会使他们自救的效率大大下降,迷路者容易出现坠崖就是这个道理……

不要以为他们做不到的,你就能做到。如上所述,在那种境遇下,个体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精神失常,犹如鬼魂附体,不是你所能控制的。


我注意到,就连超级强驴杨柳松处于无人区两个月左右时,也出现了焦虑障碍:他说那时候舔食糌粑不再是一种生 理 需 要,更是一种精神需要,完全是非理性的,根本无法控制。



这个现象对我们有着重要的启示:
首先,对于驴友来说:
平时,应该注意提高自己的心理阈值,让自己的精神意志更坚强。
战时,第一时间就要意识到这个问题,并有意识地去防范这个问题。

其次,对于搜救人员来说:
你在对当事人常规行为的分析基础上所作出的行踪判断,可能是有问题的;你必须考虑到,他们的行为可能已经无法以常规测度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3-5 09:24:2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小晓 于 2012-3-5 09:24 编辑

回复 懵懂野叟 的帖子

关于乱弹之43:户外有鬼?

    不知道我说明白了么?不知道我说的明白么?

    在那种情况下,应激反应是正常的,出现应激状态也是正常的;但在特殊环境中的应激障碍却会带来大问题。因为如果我们在家里的话,还可以通过喝点闷酒、找人聊聊天、打会儿游戏等办法缓释;但在绝境中,却会导致灾难性后果。

    杨柳松舔食糌粑也是一种心理缓释,他毕竟是超级强驴,可如果一般驴友遇到这种情况的话,能否控制住自己的心理、精神,最终战胜自己呢?几十年前看过一部美国电影《冰峰抢险队》,记得好像其中的一位遇险者很快就崩溃了。

    本篇要说的就是这种精神失常。这种心理崩溃使得他们从困境滑向绝境。而这个过程他们无法控制,就像“见了鬼”一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3-6 11:08:46 | 显示全部楼层
强女小晓!~你是新驴吗?
如果是的话,我都不算驴了呵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3-6 13:38:16 | 显示全部楼层
ssbelive 发表于 2012-3-6 11:08
强女小晓!~你是新驴吗?
如果是的话,我都不算驴了呵呵!~

呵呵,2011年4月才知道户外,来到绿洲,6月才开始周末爬山,绝对算新驴哈~~
经过锻炼,体力稍强点啦,别的都还差得远,必须是新驴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3-6 13:46:02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晓 发表于 2012-3-6 13:38
呵呵,2011年4月才知道户外,来到绿洲,6月才开始周末爬山,绝对算新驴哈~~
经过锻炼,体力稍强点啦,别 ...

呵呵,我刚加入绿洲,还没参与过活动呢!
我得算小白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3-16 19:42:5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小晓 于 2012-3-16 19:44 编辑

新驴野叟户外乱弹之45:“赠送山头”

    对其它地区的大众户外运动模式我不甚了解,就淄博地区来说,是以俱乐部制为主的。活动中常常会因为领队或向导带错路线,致使预估活动时间、预估活动路线出现调整,本来方案是时间六小时左右、路程十五公里左右,结果十多个小时,多绕了好几个山头——这就是我们常说的“赠送山头”。出现这种情况,有时候会招致埋怨、甚至责难。我来弹弹这个问题。

    在这个问题上出现的争议,我认为组织者和参与者都有责任。

    先打埋怨者五十大板:

    如果你就此牢骚满口的话,那说明你不懂户外。尽管户外运动的定义有多种说法,但基本的内容应该是:“在自然场地开展的带有探险性的一组集体项目群。”其中,“自然场地”,意味着不确定性,你别指望说六小时就能正好下山上车;“探险”,意味着对极限及亚极限的探索性,活动的过程本身就是一种探索的过程;“集体”,意味着共同完成,每个人都应该以其知识、技能贡献于活动的安全性和成功性;“群”,意味着包含绳索、辨路、涉水、攀岩等等广泛的手段,而未必是简单走路。

    再打被埋怨者五十大板:

    你有没有帮助参与者树立正确的户外意识?你有没有在户外活动中努力体现这种户外精神?以我所见,大多数活动组织者并没有在这方面做出应有的工作。久而久之,参与者把你当保姆的情况就成了顺理成章的事情了,要知道这原本是你的职责。你自然而然的成了保姆,也不能完全怪罪驴友,因为你就是那么做的。

    总之,“赠送山头”的情况,本来就应该是户外运动本身决定了的一种正常的现象,这本身不是问题,只有像青果事件那样,她报名参加一天的活动结果你送了她好几天这种极端的情况出现时才算真的问题。我认为,只要是组织者不向我多收钱,免费赠送几个我能承受的山头,我就笑纳好了。这个“笑”字很重要,因为“快乐地玩”和“玩得快乐”,是我们走向户外的基本诉求之一;遇事埋怨,反而往往适得其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3-16 19:48:3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小晓 于 2012-3-16 19:49 编辑

新驴野叟户外乱弹之46:啥叫“安全第一”——写在泰山山难之后

    貌似今年属驴的流年不利,新年伊始,滑坠、雪崩、车祸、迷路等事故不断,这在往年算是不多见的。每当出了事,大家在讨论时几乎众口一词都会说“安全第一”。说得好!那么,什么叫“安全第一”呢?

    “安全第一”的逻辑辨析。

    逻辑学分两种:一种叫逻辑,另一种叫中国逻辑。让我们举个例子来看看我们经常看到的关于安全第一的中国逻辑吧。有个生产帐篷的企业的口号叫“安全第一,质量第一,信誉第一,服务第一”。我晕,到底啥第一啊?亏它还只是做商务帐篷,这样的理念如果让它做高山帐,雪峰之上,寒风之下,我们驴友将情何以堪?别笑话它,这样的情况我们很多人几乎熟视无睹,只不过我说开了,人们才觉得别扭。就在一些户外论坛里,我也经常看到类似的说法,都是驴友,咱就不细说了。

    这么去理解安全第一的话,肯定是有问题的,或者你的安全理念止于表面,或者你的安全理念有所偏差。如果你也承认安全第一的话,那意味着其它都算第二、第三、第N+1,遇有与安全第一这一原则的冲突时,都要让位于安全。比如张鹰登珠峰,还差三百米,感觉不适果断下撤,如果他要有“安全第一,快乐第一”这种模糊认识的话,我觉得他有点麻烦了,要知道登珠峰是需要一大笔注册费的,功亏一篑一定让他不快乐。

    安全第一不是口号。

    有人戏称咱叫中华人民口号国,“我们一定要”、“我们坚决要”这样的口号想必大家都熟悉。NASA玩的航天恐怕最需要安全了,因为驴友被困的话,还可以待援、自救,但它的航天飞机窜上天就啥也没指望了。它怎么保证安全呢?不是靠口号,而是靠一套科技含量很高的技术体系。比如地勤维护飞行器,为了贯彻一切都以安全为中心的原则,它发明了通过叫做RCM(以可靠性为中心的维护)的技术体系来实现,这个体系从零件、部件、组件、总成、整机每一个细节都分析到位。

    其实关于安全管理,我们也有一些成熟的东西,比如“四不放过原则”。即:“事故原因未查清不放过;事故责任人未受到处理不放过;事故责任人和周围群众没有受到教育不放过;事故制订切实可行的整改措施没有落实不放过”。我注意到这次淄博驴友在青龙山发生滑坠事故后,俱乐部随即取消了后续的计划,这就做对了。当时有些驴友还表示不理解,没啥不好理解的,你没受到足够教育,我没找到避免措施,我们就先不放过,这是安全管理的原则之一。像某俱乐部前年在西部出事儿后,官司刚结束就想前赴后继,结果被广大驴友所诟病,管它叫敢死队,因为那就是不遵从原则。

    所以,“安全第一”不应只是口号,而是应该靠预防性的安全管理体系来体现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3-21 01:06:2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小晓 于 2012-3-21 01:09 编辑

新驴野叟户外乱弹之47:户外危险么?——写在泰山山难之后




    “君子不立于围墙之下”,对“户外危险么”这一问题的思考和回答,应是所有驴友都面临的不可回避的命题。

    户外当然有一定的危险性,但既然事物都是辩证的,那我们就从问题的另一面来弹弹。

    我认为,户外很安全;但有个前提——别犯错误。

    驴途微积分:

    如果将驴途微分至足够小的单元,我们会发现往往宏观上看似不可能的地方,在微观上具体到每一步都是可行的、安全的;设想,如果我们每一步都找好落脚点和攀附点,积少成多,不就可以实现整个驴途了么?

    想必大家都有这样的经验,远看有个地方很难,走近了却发现总能找到可行的路径,走过之后再远看刚才那个地方又觉得后怕。

    既然,分之现实中都可行;那么,积之理论上也应可行。

    扩大自己的安全边际:

    我们借助一个心理学概念——舒适区(Comfort zone),也叫心理舒适区。在这个区域里,个体会觉得舒服、稳定、安全;一旦超出这个区域,人们就会感不适。

    比如,有的人哪怕稍微受到一点委屈都会闷闷不乐,甚至发飙;这说明他的在这方面的心里舒适区域太小了;而有的人哪怕遭遇奇耻大辱都能泰然自若,甚至唾面自干,这说明他在这方面的心理舒适区域很大。舒适区是个体的能力所决定的,借用到户外运动来说,比如登珠峰,有的驴友,走到6500时,已经视若畏途了;而有的驴友,走到7790时,仍能觉得比较轻松,这就是个体能力差异所决定的安全舒适区。

    所谓户外是安全的,是指你应尽可能在自己的安全舒适区里活动,如果你走单日的线路都感觉吃力的话,那你跟着走长线,对你来说就不太安全了。所以作为驴友来说,应该通过不断的锻炼,努力扩展自己的安全舒适区。

    重要的前提——别犯错误:

    可能有人会说,你说户外是安全的,那出的那些事儿是怎么回事儿?就连一千多米很缓的山坡上滑雪都能出人命,何谈安全?以我的观点(这些观点散见于《乱弹》),那一定是犯了错误。

    比如说:路勘,事先发现沟槽了么?在沟槽处本就属于易出现雪崩的区域,路线本来应该做出回避;装备,积深一米多的粉雪,却都没有带信标机,就难怪错过了几十分钟的最佳救援时机,以至于找了一天半了。其实,就像这次泰山山难中那一连串的低级错误那样,每一起事故总是由一些低级错误引起的。

    一位从业的朋友说得更大胆:他说户外绝对是安全的,不户外才不安全,因为那意味着你的生存能力得不到锻炼和提高。我认为,努力拓展自己的安全舒适区,并在这个能力区域内(所谓“量力而行”)谨慎地(所谓“别犯错误”)活动,那就是安全的。说得再夸张一点,对脑血栓患者来说走平路不一定安全,对阿迪力来说走钢丝很安全,这叫个体的“安全区”。但是,阿迪力居然有一次因为主绳霉烂而空中断裂,则就违背了前述的重要前提了,这叫他犯了错误——低级的、严重的错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3-21 01:10:0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小晓 于 2012-3-21 01:13 编辑

新驴野叟户外乱弹之48:预防为主——写在泰山山难之后



    晒晒本驴关于预防的一些想法、做法吧。

    软体:

    讲两个小故事:其一,我们的员工公寓原来在一片相对开放的社会小区,发生了一次入室被盗后,我将之迁到了门禁管理严格、相对封闭的一个单位小区,尽管每年增加了不少费用,但我这样想:财产失窃不算大问题,但那社会小区疏于管理,如果发生了人身伤害,我不但背负道义上的责任,经济上的补偿也一定不菲,而现在单位小区的管理水平基本可以避免出现这种情况。其二,我所在的大厦,有一个安全通道长期关闭,我曾与Melanie说过,如果我来管理这座大厦,我会雇佣一个门卫值守,然后将这个门打开。我算了算,十年的费用大约增加三十万左右,但如果遇有需要紧急疏散的情况,在这个关闭的通道处发生踩踏事件,那随便一个人的赔偿都将是这个成本的数倍,不仅仅是钱的问题,管理者也将终身背负着几条人命。

    加入驴友行列以后,我发现西方人也将这种理念贯彻于户外运动之中了。比如起源于欧洲的攀冰,它要求当锁扣负荷过一次较大系数的冲坠时,就应将之废弃,主绳的定期淘汰也是这样,从构件疲劳的角度说,这些做法绝对是有道理的。其实,你可以像我那么想,一条主绳几千元,因为我的谨慎使得别人只用了一条的时间内我却用了几条,多花了一两万元,但一条人命肯定高于几条绳子的价值。试想,如果济钢也能有这种理念,前几天就不会发生苍山铁矿钢绳断裂罐笼坠落造成13人死亡的悲剧了。我不知道钢绳的价格是多少,但在我看来那13人中的每一条命都肯定比钢丝绳值钱。

    硬体:

    在我的登山包里永远放着一个小袋子,小袋子里的东西是基于假想设置的,可能永远都用不到,但它却永远放在登山包里。设计它们时,尽最大可能考虑了轻量化的原则,就像大巴上的小锤子,真用它砸玻璃时,它实在显得太小;但它必须有,尽管可能永远都不会用它去砸车窗。

    集装袋:用于集装那些“莫须有”用途的东西;其实我也设想过它的其它用途。

    一条绳子:我随身携带一条绳子,这条绳子承载数人绝对没有问题,而且这条绳子必要时可以绑制一个担架。它还真用到过一次,那次我们困在一处大岩壁上,万般无奈。我跟大家说,呵呵,我带着一条绳子。事后许多人由衷的表示感激,感谢那条绳子。其实,这次房山事件的那位驴友如果也有这么一条绳子的话,就可以避免坠亡的悲剧了。

    急救毯:我在乱弹中多次提到过它,这个必须有,我也建议每位驴友都备一个,你从这次济南山难事件中就能体会到这个几元钱的小东西的意义了。大多数驴友平时只有条件参加单日活动,或许觉得它可有可无,其实不然,我也是参加单日活动,我告诉你,有些国家的单日活动项目甚至要求领队带一件单人帐呢,何况这个只有几十克重的急救毯。

    一包压缩饼干:我觉得我可能永远都不会吃到它,但总觉得“这个可以有”。

    手灯:算是作为头灯的一个备份吧。不过它用到过一次,有一次由于积雪,行进速度很慢,结果下山前就天黑了。背了它大半年终于让它秀了一次。

    压缩毛巾:当然不是为了擦脸擦汗的。用途仍然是“莫须有”。之所以有它,我设想的用途是救伤。

    多功能迷你dao具:它作为主刀的备份,兼有多种工具性功能。

    防风打火机:作为火种的备份。

    10片吡哌酸片:如果搞一个入选集装袋资格排名的话,我推举它为第一名;尽管,它还没用到过。设想其余物品用途时,都认为是基于理论可能性;而设想它时,却认为是基于现实可能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