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聚光灯效应,是1999年季洛维奇和佐夫斯基提出心理学名词。有时候我们总是不经意的把自己的问题放到无限大,当我们出丑时总以为人家会注意到,其实并不是这样的,人家或许当时会注意到可是事后马上就忘了。没有人会像你自己那样关注自己的。
聚光灯效应-定义
你自信地去参加一次聚会,衣装整洁,精神焕发,只是微风稍稍弄乱了你的头发。正当你打算推门而入时,门口的一面镜子让你惊骇不已———你感觉衣服邋遢零乱、头发简直就是鸟窝。突然之间,似乎所有的眼睛都在盯着你看,所有的窃窃私语都在谈论你的“倒霉样儿”。你紧张不安,虽然事实并不是这样的———这就是心理学中所说的聚光灯效应。
聚光灯效应-提出
聚光灯效应是季洛维奇和佐夫斯基与1999年提出的概念。聚光灯在我们的意识中比在现实中更为闪亮的照耀着我们。用在人身上,就是指我们倾向于高估我们行为、外貌和情感在他人眼中的显著性。
聚光灯效应-如何克服
首先,要提醒自己,别人的注意力并不在你身上。根据一项研究,人们对你的注意力只有你想的一半多。“聚光灯效应”只存在于你的头脑中,而非真实情况的反映。为了转移注意力,多问问自己,周围的墙纸是什么颜色?别人都穿了什么等等。
其次,参加聚会前,弄清楚自己的目的。尝试心理暗示:“我紧张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别人肯定也和我一样紧张。”
再次,调节自己的呼吸。太“自觉”会让你产生身体上的连锁反应———心悸、出汗、视线狭窄。深呼吸几次,配合心理上的暗示,症状会大大缓解。
另外,如果你常把聚会看成一次“考验”,那是因为你太在乎别人的看法。你感觉自己在他们眼中是失败的、消极的。勇敢抛掉这些不正确的“假设”,因为这些想法本来就是不切实际的。
聚光灯效应-遭遇情况
英国心理专家艾玛·库克撰文称,有两种情况最容易遭遇“聚光灯效应”。第一,在重大聚会之前,一个人会想像很多消极的、令自己尴尬的场景。第二,把自己的思想蜷缩在内心,而不是真实地观察外在的环境。就好像有一只聚光灯照在你头上,所有的眼睛都在盯着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