寺院就餐礼仪
1、寺院吃饭的房间叫“五观堂”,专人分发饭菜叫行堂。吃饭时应“止语”,实在有话要问也应小声。
2、男女分席,不得混坐。
3、师父们在饭前会念经,并有人行施食(给鬼施食物)仪式。待念完经后见师父们端碗了才能开吃。
4、按量取用食品,不得浪费。吃多少要多少不能剩,不知道能吃多少时先尽量少要,不够再添,馒头吃不完一个可与人分享或要半个。不小心掉桌上的饭菜也应捡起来吃掉。饭或菜吃完后想添时可把碗向前推一点,行堂的过来时一看就知道什么意思。
5、吃饭时应端起碗来吃,而不是把碗放桌上趴着吃。原因是有饭吃是一种福分,端起来吃表示对这种福分的珍惜和恭敬。
6、饭后会有行堂的送开水,既为喝水解渴,也为涮碗中油盐喝以避免浪费(常见有的居士是吃馒头时留下最后一小块擦干净碗内吃掉),同时如此处理过的碗容易清洗,可节省山上宝贵的水源,下一顿再用也干净些。
7、吃完后把两个碗向上叠在一起,筷子放在桌上(个人觉得放碗上卫生些)。能直接送到洗碗盆的就直接送过去,更卫生。
8、饭后自觉把钱放入功德箱内。
9、如若在菜里发现“肉”,请勿惊讶,那是以大豆为原料制作的素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