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年 库布齐沙漠露营活动
  • 2023年5月13-14日 杜鹃花露营
  • 2022年五一假期--贵州秘境-
  • 2023年6月17端午节哈巴雪山
  • 2023年3月25日 春季京西古道登山赏花活动
  • 2014年9月 阿里大北线活动照片
楼主: 周无缺

小砚MM走川藏第二季:以梦为马,无所不能达——家酿千坛好酒,等你凭借梦想认领 直播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2-8-6 13:22:1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周无缺 的帖子

点了,它说我没有权限发表 URL 连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8-6 13:22:52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是为什么?为什么?为什么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8-6 13:37:21 | 显示全部楼层
顺路过来看看打个酱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8-6 13:40:2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张小砚 的帖子

我滴神啊,您这头像太拉风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8-6 14:12:0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8-6 15:18:0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张小砚 的帖子

O(∩_∩)O哈哈~站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8-6 15:30:5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大土人 的帖子

O(∩_∩)O哈哈~大人你的头像和砚台的也不相上下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8-6 15:37:2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周无缺 于 2012-8-6 15:39 编辑

 之二:从三年前开始的酿酒说明书

  三年前的夏天, 我站在拉萨的艳阳下发呆,身上最后两块钱给了个乞丐,银行卡也已清零,没有工作,没有爱情,两手空空。 开始思考接下来如何开始新的生活。彼时,说是陷入困境未尝不可,但也确实另有一种痛快彻底之感。
  事实上我早就知道会走到这一步,但还有钱的时候,哪怕两块钱,我都会拒绝思考这个问题,因为还不到时候。对于有所依赖的人来说,无一例外会选择依赖。但对于一无所有的人来说,也许会换一种方式去对待生活。我闷声不吭,毫不作为地等这一天到来。
  我决定跟自己的生活做一场实验, 切断曾在城市中依赖的一切,从熟悉的一切之中,断然离开。能走多远,就走多远,只要一直前行,终有一天,我会回到故乡的村庄。我要在土地上徒手生活,从无到有重新创造我想要的一切。

  在大昭寺前借了个喇叭向行人说书,讲述抵达拉萨之前路上的故事,如此筹得路费114元踏上返乡之旅第一步。一路徒步,搭车,沿途和藏民赌台球赢取些许路费,也差点把自己给输掉了,总之千辛万苦好歹活着走了回来。开始动笔写下这段旅行的故事,发在天涯这个帖子上。最初是在博客里写,有个编辑看到了,建议我去天涯写贴,如果有人看,点击率高,就签约出版。当初写下这段旅行的目的很直接,只是为了生活,写字卖钱,仅此而已。我不愿去都市的石屎丛林工作,厌倦了那种打卡上班的机械生活, 为了每个月几千块的薪水,干些无聊之事,耗尽生命。但也着实不想去做地沟油毒奶粉皮鞋底之类的买卖。虽说文字非我所长,也没写过书,但这是投资成本最低的活,一支笔,一叠白纸即可开始, 比卖卤鸡爪的成本都低。
  09年7月24日上路出发,秋末回来开贴,写到2010年的7月24日。费劲周折又半年,终于集结成书出版。书名《走吧,张小砚》,居然成为2011年年度超级畅销书!我很开心,嘿嘿~~说明大家当年实在是有先见之明啊!

  我记得拿到的第一笔稿费是8万3千整,这个数字很诡异,是吧?呵呵,还给出版商打电话核对这个数字是不是恶作剧,也许,是冥冥之中的一个玩笑吧。三年前在这里发帖,担心没人看,标题写83元走川藏吸引关注,确实,也达到效果了,多少人因为83元这个数字唾沫横飞地骂我呀。没看错的话,有些特别执着的,竟然追骂了三年之久,真是令人感慨啊!多深的仇恨啊?让您三年来,刻骨铭心地恨着我,哈哈。没错,当初写83元就是为了吸引关注的,没在天涯发过帖,生怕没人看,白白浪费了感情。

  钱,无论怎么挣来的,最后都是用来花的,生活的意义也并非仅仅为了积聚金钱。拿到稿费后,去做了两件事??


  其一:【汶川三年之约】
  2011年七月,恰好汶川三年回访之约到了, 捐了两万买物资和用于筹备做汶川帐篷小学的夏令营活动, 如果没有汶川回访,我不会踏上川藏之旅,就不会有这本书。 究其前因后果,还是得分他们些许卖书钱,算是完成自我内心的一个重要仪式。同样,如果不是因为汶川的孩子们,大家也不会看到这样的一段旅行故事。世事总是这样环环相扣,相互成全着的,就像一个圆。 一个大事件,总是会将千万个不相干的普通人联系在一起,佛家的说法叫共因。

  2008年离开时,和孩子们有个约定,每年的七月我们都会安排几个志愿者回去做回访。三年之后的七月,我们会集体回到汶川看孩子们,再相聚一次。 所以,三年后,我们践约而来,为孩子们办夏令营。
  到汶川,大家分组去各村做家访找学生。 三年的时间,成年人的变化不大,但小孩子们都长变了,不太认识了。不过,草坡乡几个村的学龄孩子几乎都是我们三年前帐篷学校的学生,所以遇见小孩只要问一声你是希望之窗的小水滴吗?只要找到一个,就能迅速找到一群。
  我和阿亮在金波村家访, 路上遇见个割草的孩子,就问了一声,你是小水滴吗?那孩子看着我们,愣愣地,忽然就喊起来了:你是阿亮叔叔嗦?啊呀!你们真地回来了!
  还没来得及说话,孩子转身就往村里跑,一边跑一边喊:“啊呀呀!叔叔阿姨回来啦!??”那架势好像鬼子进村一样,我和阿亮都笑了,也挺感动的。一会儿就看到村里冲出十几个孩子,有从旁边地里往这边跑的,还有几个从山林里像猴子一样往下窜。有个小孩迫不及待地拉着阿亮的手就开始汇报,说自己做到了每天进步一点点,期中考试的时候,数学考了75分,期末考了80多分??
  “每天进步一点点”是我们当年的校训之一,让孩子们不要和别人比,和自己比,今天和昨天比,明天和今天比,争取每天能进步一点点。三年了,他还记得!我忽然有一种当老师的荣耀。这,大概也算成就感吧?
  夏令营活动并无教授课堂知识,只是和孩子们一起谈谈三年来各自的生活,想法的改变,有哪些进步,有哪些困惑等。记得看过的一句话:教育无他,唯爱与榜样!我们这三年做了什么?有进步吗?和孩子们一起坦诚地交流一次吧。任何时候希望孩子们做到的,我们须先以身作则。也顺便对三年前讲过的一些东西再做一次回顾。
  7月最末一天结束夏令营活动,组织全乡的孩子办了场运动会。乡里提供了许多物资做奖励,和大家商量后婉拒之。汶川震后物资已经不匮乏,而任何时候,精神鼓励都不可或缺。运动会那天清晨,我带志愿者去山里摘野花柳条动手编制花冠,这是一场乡间的奥林匹克运动会,作为大山的孩子,来自大自然的礼物,是最高荣誉。希望我们的孩子像大山一样傲然生存!
  颁奖结束,各校营长出列整队,让孩子们按照当年各自七所帐篷学校的编队,分成七组,为我们唱三年前教他们的校歌送别。这是唯一一次,志愿者全体站到台前,坦然接受孩子们的谢意。大家静立雨水中,微笑看着孩子们,笑出满眼的泪花,我大概不是第一个流泪的,却在最后说告别词的时候哽咽难言,几乎掩面而逃。这不是悲伤, 是因为一段时光的结束。虽然由一场灾难开始,却给每一个经历的人上了一堂难以磨灭的人生课程。 许多人都以为是川藏之路改变了我。而其实,我自己知道,汶川才是改变我的开始,生之残酷和生之美好,这两个极端世界瞬间汇合在眼前。你要随波逐流,去潦草一生,还是要努力将这一生过得丰盛壮美?不要以为没得选择,人生有无限可能,任何时候想去努力都来得及。而无限可能也无关乎青春,这只关乎勇气。我坚信如此!
  最后一首歌,志愿者和孩子们列队,相唱《送别》: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一壶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这样的歌调,在这个时刻,叫人忍不住泪流满面。世间所有相聚终须道别离,而每一次告别,会恍然惊觉,原来一段人生已经过去了。
  汶川地震,多少艰辛,多少挫伤,在此刻都化为感动,静静流淌成一条时光的河流。 无需留恋,我们在此的时候,已经尽力尽心。
  至此,历时三年,结束了汶川工作, 临别时也坦言对孩子们说,我们不会再回来了,每个人都有各自的人生要去经历,大家各自努力生活吧!愿我们都拥有丰盛的人生,也愿我们的小水滴,将来能主动为他人伸出援手,让志愿者精神得以薪火相传!
2.jpg
 汶川之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8-6 15:48:20 | 显示全部楼层
 其二:【种稻酿酒】
  余下的稿费在乡间租了六亩田,种糯稻,酿了一批酒。此酒名为“以梦为马”,取自诗人海子的诗句。很久以前,想用这句话做我的书名,但出版商坚决否定了,认为太文艺了,如此,书会卖不出去。文艺原是好东西,但在这个时代却成了贬义,为什么?我也不知道。我这人有点偏执,书名不给叫,我决定酿一批酒叫这个名字,并且把每一个步骤都用图片和文字详细地记录下来,就叫从“一颗稻种开始的酿酒说明书”。

  在我乡里,有上千年的酿酒传统, 家里生儿生女,也会在满月开始酿些酒存着,或叫女儿红,或叫状元红。升官发财也会酿酒,宴请乡里。年成好,多收了三五斗,也会拿出些米粮来酿坛酒,曰丰收酒。出书么,我觉得也值得高兴一下,所以也酿了一批酒。
  不过,本乡酿酒最为出名的却是一个并未酿成酒的,是晋朝一文化人,叫陶渊明,他门前种有五棵柳树,所以人们又称他五柳先生。陶渊明曾在本县任县委书记。据彭泽县志记载:陶潜为彭泽令,在县公田悉令种秫谷,曰:“令吾常醉于酒足矣。”妻子固请种粳。乃使一顷五十亩种秫,五十亩种粳。
  一季熟在115天左右,他只待了83天,就为五斗米和不弯腰的矛盾,弃田而去。
  如今我闲居乡里,决定继续耕种这块田,将陶书记未尽之志完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8-6 15:49:18 | 显示全部楼层
 糯稻:米乃酒之母
  籼米、红薯、高粱??五谷杂粮其实都可酿酒,只是口味不同。咨询过各位酿酒师傅,最后选择糯稻来酿酒。糯米酿酒在江浙一代比较常见,叫甜酒酿。但我乡里古法酿造能用糯米酿出高度白酒,这种米酒 入口香醇,口感糯软,后劲绵长,回味有谷物的清芬之香。
  耕作全部采用传统手作种田方式,摈除机械化耕作,从头年田里起板开始做田,到收割有几十道手工工序。(起板:寒冬时节将田泥翻过来,藏在土里冬眠的虫子会被冻死,头年种植过一轮已经板结的田泥也会被严寒冻散,好做第二年的育秧苗床)为此特地寻访两位种田的老把式来做农事指导。虽然我也是农村人,但在城里混了些年头,养懒了坯子做不得重活了。故而又请村里两个劳力来帮工,和他们同耕同种,尽管有帮手,也着实累掉几层皮,种地可比走墨脱可辛苦多了。 原是种中稻,五月第一次育秧,遇大旱,田地干裂得大力金刚指都插不下秧苗。六月再来一次种晚稻,又遇洪涝,淹成一片泽国,秧苗在水中央,像畜生不如先生的发丝,稀疏飘摇。水退后又补秧棵。全程精耕,手工细作,不施化肥不打农药。除虫这一阶段是唯一采取了高科技手段的,安装了太阳能灭虫灯。因为周边田里都使用农药,倘若我不采取措施,我这块田就会成为虫窝。据本县农业界权威人士,农业局局长吴礼明大叔介绍说,这是我县首次采用这么高科技的手法灭虫,原理是该灭虫灯会发出一种超低声波干扰虫子,虫子听到后会耳晕目眩口吐白沫并且丧失性能力。嘿嘿,后面那句是我臆想的。这块地是托吴大叔帮我找的,他相当于本县的土地佬儿,对每个地方的土壤状况了如指掌。这块地是本县最好的土地,对此我深信不疑!糯稻的种子也是他推荐的,精挑细选出六斤颗粒饱满性情旺盛的糯稻种子,繁殖力超强。

  泉:水为酒之血
  曾一度发痴,想将自己种的米拉到茅台镇去找水酿酒。据说那里的气候海拔和泉脉是最能出好酒的天然氛围。但经过反复思量之后,还是放弃了这个想法,为什么呢?想起以前住在杭州的虎跑,每天看到许多人来打泉水回家沏茶,他们说,龙井茶用虎跑泉水沏茶最相得益彰的,因为同出一地水脉,其韵味是相承的。如此,既然是本乡土作物,还是用本地的泉来酿造吧,酿酒人,自然也是原乡本土的更地道。
  秋天,稻子快要熟的时候,开始上山寻找泉水。关于泉水的传说众说纷纭,各个山头的原住民都说自己那块山头的泉水最最好。本着实践出真知的精神, 翻山越岭找泉水的源头取样, 喝遍了各个山大王推荐的泉水。听了许多怪力乱神的泉之传说,喝了许多泉水,但是,坦白说,光凭口感,我实在判断不出来哪处泉最好。他们又说煮水的时候,水面无有一丝“冰”才是最好。“冰”是本地的说法,可能是指水碱之类的东西,酿酒的泉矿物质不能过多。我又再次背炭炉铁壶上山就地取样煮水,发现这个标准也不是唯一,大部分山泉都没有“冰”,如果按这个标准来选泉的话,难以下水。而稻子已经要熟了,我只好选了处名字好听的泉水,该泉名曰:幸福泉。而这泉水所处的地名很积极向上,叫乐观乡,乐观乡的幸福泉,两厢一对应,就决定在此处酿酒。也许此处并非本县最好的山泉,但确实是最适合酿我这酒的泉。
  离幸福泉最近的村庄叫椿树村,村里有许多巨大的香椿树。我们在椿树村安营扎寨,就地起灶, 请乡里专打酿酒灶的李师傅来砌灶,准备酿酒。 那边连着几个响晴天晒稻,晒到九分就去送去榨米,稻太干米易碎,太潮榨不干净。米粗榨即可, 去壳保留粗米,这种米营养价值最高,太净则丧失营养。如此,凡事都不可过,过犹不及就是这回事吧。

  酿酒师:酿酒师是酒之魂
  酿酒这件事情,本身其流程并不复杂,但出酒好坏,全在酿酒师傅的经验,对气温,湿度的敏感,蒸米,上水,柴灶、火候之间微妙的尺度把握。本乡酿酒师傅众多,各有各的手法,各有各的酿酒癖好,密不传人。 酿酒师傅脾气不同,酒的味道也各各不相同,例如先前村里推荐的刘师傅,此人性格随意,出酒时好时不好。酒酿坏了,他就说是主人家家运不好,酿出来的酒是酸的,若酒好,他倒也不居功,只说是主人家祖显灵保佑。总之,他个人绝不对出酒品质做任何保证。
  寻找酿酒师傅的那一个月,喝了无数本地土酒,晕得云山雾罩神志不清。最后请双龙村的晏庆林师傅来酿酒,是不是他酿的酒最好呢?抱歉,我已然醉得无法给出理性的判断了,只好从感性上认可了他的家传的酿酒手法。因为晏师傅不仅会酿酒,又会喝酒,且酒品非常高,喝酒时能吹牛打屁讲故事,还能分析时事政治,近对本乡选举民主,远对美国打伊拉克都能提出一番独到见解,实在是酿酒师傅当中的一朵奇葩。


  百花曲:曲为酒之骨
  只有最好的曲才能酿出最好的酒,晏师傅作为一个酒狂,不屑于买工业化制作的酒曲。酿造此酒所用的百花曲是晏师傅亲手所制,原料一百五十七种草本植物,涵百花之香清,属于大曲。晏师傅说他家传手制的百花曲发酵最能催出酒的性情。 科学的说法应该叫:含有多种有益于酿酒的微生物,益生菌。这个说法我研究过的,在酿酒之前,我花了很长时间研究过中国各种流派白酒的制作工艺。
  酒,也是有性子的,用什么曲**,其况味决然不同。有的酒性暴戾,蒙古有种酒叫闷倒驴,就属于这种性子狂暴之酒,驴喝了都眼前一黑,一头栽倒在地。有的酒性子绵,如化骨绵掌,余醺三月不绝,江湖上有一种叫醉生梦死的酒就是这种致幻类型。我的百花曲原浆酒应该属于侠骨柔情范儿的,如何侠骨柔情我就不形容了,喝了才知道。
  晏师傅的百花曲,采四季百花,在春天在桃花盛开的一旬左右时间制作,以桃花为引子,保证酒体香似幽兰,芬芳不散,口感绵柔丰厚。。。诶,越写越像广告了,但话说回来,以我对事情的完美细致近乎偏执的纠结之心,对这批酒的感情不亚于对花生,简直,就是我的孩子嘛,比走吧那本书都要情深意长!这酒,难道不算我的作品吗?

  栗柴:柴为酒之魄
  乡里酿酒谣唱: 除了郎舅无好亲,除了栗柴无好火。酿酒的柴火极其讲究, 根据偏执狂一样的酿酒师傅晏庆林先生的指示,樟树不能酿酒,黄lia 树也不可,这类树木烧起来气味很重,对酒的味道有影响。于是,翻山越岭去深山里买栗柴,这种柴极少,晏师傅又要求必须买隔年的柴,不能买新柴,新柴没干透,烧起来有水汽,会影响酒的味道。贼鸟人,简直是在恐吓我们,如此折腾,购得栗树柴两车,昂贵得像买家具!心如刀绞!

  酒越近上灶,晏师傅越显神经质, 每每我们说笑声音稍响,晏师傅就严厉喝止:嘘!小声点,别把酒吵醒了!
  想想,隔壁屋子里一缸缸酒正在睡觉呢,这感觉,太神奇了!瞬间就被一种神秘的气氛给笼罩住了,仿佛屋里有鬼。而酒要出锅的时候,晏师傅的神经质已然到了丧心病狂的地步,看到酒坊地上哪怕一张纸,一丝茅草,他都令我们立即打扫干净,难道,这也影响酒的味道?我们很想找个由头打他一顿,但这也许真的会影响了酒的味道!只好暗暗怀恨在心,准备等酒熟了以后再教训他。但出新酒的时候我们莫名其妙又和好了,那天大家都喝醉了,全然忘记这回事。出新酒的那天,乡里人都知道,纷纷拎鱼捉鸡来庆贺,还有买鞭炮来放的,搞得好像我家生孩子一样。酒坊前摆了一桌又一桌的流水席,喝醉了一批又一批的人,大家都说这是这辈子喝到的最好的酒。于是,在一片虚荣心的满足下,我们纷纷原谅了晏师傅。晏师傅酿了一辈子的酒,从未酿坏过一缸酒,坏人家一斤米,这种口碑村村相传,不仅仅是荣耀,也是巨大的精神压力。我终于理解了晏师傅的种种神经质。

  出新酒时,蒸笼插上细竹竿,滚烫的新酒从竹竿里滴出来,点滴点滴,渐成一股细细的流注,流入酒坛,此时的酒香最为浓郁,整个村庄都能闻到一种奇异的酒香。
  喝酒的人很多,喝一辈子酒的人也很多,但极少有机缘能喝到刚出锅的新酒。这种味道非常特别,和我以前喝过的所有酒都不一样。一杯酒,就有绵长的醺然之意,能从下午持续到晚上。但新酒不宜多喝,喝多了牙齿会变黑。
  滚烫的新酒能喝到夏天稻浪生花的芬芳之香,酒浆浓郁甘甜,像稻籽灌浆时的味道,冷却后即消失。如果在七月时分,每天上午八、九点,或傍晚五、六点钟走在稻田间,就能闻到这种味道,是稻在授粉,作物的生长和发育,那种芳香欲醉的蓬勃之气,让人相信,稻子也是有**的生物呢。
  新酒酒浆浓如米汤,即使隆冬时节,历经三天三夜都还滚烫,酒缸里汩汩冒泡翻滚沸腾如趵突泉。晏师傅说酒依然在发酵,封坛一年后再打开,酒就碧清碧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