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登山协会秘书长张志坚博士认为缺少预案,队员丢弃背包、忽略气候和体能,盲目登顶致悲剧发生
张志坚
博士,国家体育总局登山运动管理中心户外部主任、中国登山协会秘书长、新闻发言人,曾成功登顶玉珠峰等多个海拔5000至7000余米的山峰,并多次担任登山队队长。
12月22日,在参加天行队组织的登顶灵山的活动中,副领队马云飞和队员无碍(网名)迷路,后遇难。
昨天,中国登山协会秘书长张志坚博士在分析事故原因时表示,核心层对队伍的掌控力比较弱,缺少预案,队员丢弃背包、忽略天气情况和体能,盲目追求登顶,导致悲剧发生。
40人队伍只配2领队“太少”
张志坚认为队伍过于庞大,核心层对队伍的掌控力比较弱,领队应有资格证
新京报:什么时候得知两驴友在灵山遇难的消息?
张志坚:本月23日我出差回来后,就听说此事了。
新京报:当时心里第一反应是什么?
张志坚:痛心,并且遗憾。中国登山协会做了很多相关呼吁,但这种悲剧每年都在发生,并呈上升趋势。我们有时也想不通,为什么出事的频率这么高。
新京报:这次出事的约40人的驴友团队,只配了2个领队,是否太少?
张志坚:太少了。对高山探险来说,领队和队员一般是1∶1到1∶4的比例。户外运动宽松一点,也要在1∶8到1∶12之间。40人左右的团队,起码要配4个领队。
新京报:冬季攀爬灵山,这个40人的队伍是否太庞大?
张志坚:这本身就是错的。
40个人的大队伍里,由于个人的体能不一样,行进速度会很慢,这会使得体力好的人,要刻意等着体力差的人,增加体力消耗;而体力差的人,要追上体力好的人,也会消耗很大体力。这样会把整个队伍拉得很长。
新京报:队伍太长有什么问题吗?
张志坚:队伍拖得长,一会儿快,一会儿慢,登山节奏差,即使经过锻炼的人,也会被拖垮,而且队伍拖得太长也容易出危险。如果把体力差不多的人分到一个组里,这样每个组可以匀速前进,休息一起休息,行进一起行进。这需要之前就计划好。
新京报:这次出事的登山队最大问题是什么?
张志坚:最大问题是,登山队没有形成一个坚强的核心,或者说核心层对队伍的掌控力是比较弱的。
新京报:队员说副领队之前没在冬天登顶过灵山,在登山中还出现了认错路的现象。
张志坚:这起码说明他准备工作不足。领队不是想当就能当的,需要经过培训,有专门的资格证书才行。我们现在称为“户外运动指导员证”,分初级、中级等级别。
现在很多领队,其实不具备领队的素质。作为一个领队,首先要持证上岗,这个证标志着你的水平。其次,最起码的,要具备户外的一些基本技能,然后,需要具备对团队的掌控能力。比如对队伍人员结构、特点的掌握。一个领队,要能够听取大多数人的意见,形成一个决议,那么这个决议是需要严格贯彻执行的,不能到了关键的时候谁也不听谁的。领队,应该相当于队伍的行政首脑,同时也是队员的心理依赖者。
新京报:事故中,一队员体力虚弱遭遇危险,副领队如果丢下这名队友就能独自脱险。那么这种时候,能不能丢下队员自己先下山?
张志坚:从理性的角度是可以的。但如果从责任和感情的角度来说,是不可以的。
作为领队,队员没下来,你下来了,这就是严重的失职。即便是你活着了,你以后的人生也会很痛苦,因为你会为此事自责,可能甚至是自责一辈子。
弃包“可能扔的就是性命”
张志坚认为登山时“身不离包”是最基本原则,冬季雪天登灵山体力消耗是夏天的两倍
新京报:在登山的过程中,副领队把背包放在半路上,试图“轻装上阵”登顶,此举是否妥当?
张志坚:我们登山的人,“身不离包”是最基本的原则,绝对不能把包留下!特别是这种探险性质的登山,一定要有装备。背包里的东西,即使整个过程都用不上,也不能不背。在关键的时刻,假如你把这些给养、保暖、照明等的东西扔下之后,很可能扔的就是性命。
新京报:事发当天下午两点多,当时雪很大,风也大,后来遇难的两名队员仍然没有撤退,却选择继续登顶。这成为了人们争议的焦点。
张志坚:这个决定是错误的。
冬天太阳下山很快,而太阳下山之后温度会迅速下降,在这种情况下,到了下午1点,就得赶紧往回撤了,否则回来的时候肯定就天黑了。而且,很多人以为下山容易,其实下山花的时间不一定比上山少多少。
新京报:那么,他们在冬季登灵山有哪些危险?
张志坚:第一是高海拔的危险。
我们这里讲的是相对海拔,它实际上是反映了这次登山的基本运动量。灵山海拔2000多米,而山脚下海拔可能才几百米,相对海拔有2000米左右。对一个平时没怎么运动的人来说,一天之内,如果跨越超过1000米的海拔,就属于比较难的了。而2000米的高差,要在一天之内去攀爬,如果没做好充分的体能准备,是很难当天去、当天回的。
第二是冬季积雪的危险。冬季和夏季的登山很不同。
没雪的时候,走路的难度主要体现在克服坡度上;而在有雪的时候,脚会陷在雪里,需要不断做高抬腿的动作。所以,以灵山来说,冬季的体力消耗,是夏天的两倍以上,对体能是巨大的考验。加上雪覆盖了之后,标志物不清晰。所以人很容易迷路。
第三是失温的问题。
人的能量主要体现在温度上。人的温度下降的时候,实际上会消耗更多的热量。当天,天气预报最低温度零下15摄氏度,加上海拔增加2000米,温度还会下降12℃,强风下,灵山山顶的体感温度估计在零下28℃到零下30℃。这么冷的条件下,如果还没有装备,人肯定熬不过晚上。很可能一坐在地上,就发现站不起来了。
新京报:为什么人们往往忽略了登山的危险性?
张志坚:现在的人们,往往混淆了户外休闲和户外探险的界限。户外运动,由户外生活、户外休闲、户外竞赛、户外探险四类组成,户外探险是最高级别的户外运动。户外休闲的安全可控,但只要是户外探险,一定是有危险的。
无预案“完全是硬着头皮上”
张志坚认为除了必要设备和心理、体力准备外,还要了解山的登山历史,分析既往事故的原因
新京报:你认为这支驴友团队,准备如何?
张志坚:登珠峰,跟冬季登灵山没有什么区别。充分准备后,就没有什么问题。在这个队伍里,只要有一个具备高山探险经验的人,事情不至于这样。这个人会在需要的时候,果断地做下撤的准备。大家可能会抱怨“当初要是往上走就好了”。但是往上走的结果,很可能就是死。
除了必要的照明、保暖、帐篷睡袋、给养品、甚至加温器具等装备外,还要有体能、心理、资料上的准备。比如,要了解这座山的登山历史,分析既往事故的原因,要有预案这支登山队,没有任何的预案,完全是硬着头皮往上走,结果就回不来了。
这次事故完全有可能避免。
新京报:您觉得,导致这次事故的根源是什么?
张志坚:最关键的,是他们登山的动机不纯。为什么非要去登顶?我这次登不上,下次有没有机会?
户外运动,不应该把目的看得太重,而应该把注意力放在享受登山的过程上,到时候该撤的时候就可以撤了。虽然这回没登顶,明白了自己准备跟现实还有很大差距,下回继续准备挑战就可以,干吗非要登到顶呢?登到顶上能得到什么?功利心太强。
把登顶看得太重,才恰恰失去了登山本来的意义。登山,从技术上来讲,是锻炼身体,是不断克服困难的一种过程,登不登顶不重要。如果把这个目的看得太重,到时候会导致自己和同伴的伤亡。
登山者要对大自然常存敬畏之心。我们现在已经不会谈“征服”二字了。你怎么能征服大自然?大自然是我们的母亲啊,你为什么要跟自己的母亲过不去呢?敬畏不仅要尊敬,而且要畏惧。动不动就谈征服,其实你征服了什么?即便你登到了山顶,风一吹,雪一下,你的足迹就没有了,你任何痕迹就没有了,何谈征服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