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
+ F8 V3 f) t4 L- n5 k雍和宫 白云观 西黄寺' x, q% q5 T, b" {# R/ u+ ^# B
东岳庙 静福寺(玉皇庙) 元圣宫
0 ^7 M! E& v4 G--------------------------------------------------------------------------------& Z/ f# a' c5 P+ r, \
伊斯兰教7 s( u4 N6 z7 C+ b& ~' |6 K( h
东四清真寺 牛街礼拜寺 长营清真寺
' L" Z* q' g2 w j$ M长辛店清真寺 通州清真寺 张家港清真寺
. r) ^4 j# G8 g--------------------------------------------------------------------------------
4 q6 f) _; R, `/ c, u* |基督教
# U, R: Z- i5 R8 c, t4 i基督教青年会旧址 崇文门基督教堂 王府井天主堂 - S; z8 B e$ j# D
西什库教堂 宣武门天主堂 后桑峪天主教堂 - b4 H6 h( A0 h1 f8 x4 Z
张家铺天主教堂 圣米石堂 永宁天主教堂
. [8 I: Y% w! L# s2 ~& e--------------------------------------------------------------------------------1 M: ^! T9 r& r, \9 m2 ~% y" K
佛教
( m) @" q3 y/ U1 a柏林寺 普渡寺 北京文博交流馆(智化寺)
4 O: E1 y' b* N7 s6 }) a嵩祝寺及智珠寺 宣仁庙 凝和庙. f# K* @. E. b' j: I
通教寺 广化寺 广济寺 Q. E5 d& s* v, Z; i4 Z
护国寺 福佑寺 火德真君庙(火神庙)
& S4 r" g# y7 w* \0 Z圆广寺 昭显寺 万寿兴隆寺. M S% t1 V' [( C6 C
报国寺 法源寺 慈悲庵
2 v6 b, a2 f& A- B$ V8 |隆安寺 黑龙潭、龙王庙 秀峰寺
( l! T# W8 d( U T& O3 v金山寺 摩诃庵 金仙庵
" Q6 Q' J4 T4 R* z6 W8 W/ l* M海淀龙泉寺 香寺 莲花寺, A1 b; |- J% ]; }. l
兴善寺 实胜寺 玲珑公园(慈寿寺)7 \* S0 Q& J' W. S7 W0 s
万寿寺 静福寺(玉皇庙) 西禅寺
; U( T6 N+ J5 z$ q: Y2 z! _定慧寺 碧云寺 大觉寺
& G! C% F% ^9 t! t4 j7 s8 l卧佛寺 大慧寺 三圣神祠
+ C. z, V4 I$ W1 f法海寺 双泉寺 承恩寺
6 R$ R" v2 N+ p0 M6 G, E3 i4 v0 d慈善寺 石景山龙泉寺 龙王观音禅寺
& c4 J) o( z: a潭柘寺 戒台寺 白云禅寺
, ]' O( I: e r& R7 g灵岳寺 仰山栖隐寺 宝峰寺8 k/ \$ y" H; |' [8 z8 y6 |9 R
崇化寺 三家店龙王庙 大悲岩观音寺
8 L8 h' @; z7 N: @" S小龙门观音堂 大村娘娘庙 白瀑寺
+ N+ ]2 q/ m! z# X! f* b! [双林寺 白衣观音庵 灵严寺
$ b* p: b4 Z' x2 Y! E. H云居寺 万佛堂 铁瓦寺
8 _8 L" o# f, H: q. w& [弘恩寺 白水寺 十字寺
( R" x* p) m! @' _$ i1 U, Z圆通寺 磨碑寺 蟠桃宫
( [1 `! X$ S. Y. S1 I& N: ?环秀禅寺 瑞云寺 灵鹫禅寺( d3 P6 V" `* U
长春寺 常乐寺 延寿寺
& Q2 e, m8 D' l5 U和平寺 灵照寺 密云药王庙
* @4 h/ v3 Q. y4 O& Q红螺寺 昙云寺 观音寺) q( y7 O; c2 b
凤翔寺 王土庙 静安寺
- {% J. S3 w. u x0 e" P+ j9 x+ X% a \/ t+ h- f2 p
心成则灵,是庙就有神,看离你最近的庙宇,拜拜试试!祝你好运!
9 s( ?5 [: H, ?' S) U3 x+ B2 o9 k% O; g# ]6 Z* a3 w3 q
; f9 h, ]- d1 _+ q {北京寺庙大全
2 w }# n6 s p0 Y" `1.北京•潭柘寺 1 |0 M& `- F$ ]7 L6 C# b
潭柘寺位于北京市门头沟区潭柘山,距市区35公里。因寺内的龙潭和柘树非常有名,所以人们称之为潭柘寺。潭柘寺是北京现存最古老的寺院。北京流传着“先有潭柘寺,后有幽州城”的说法。潭柘寺始建于西晋愍帝建兴四年(公元316年),名嘉福寺。唐改建为龙泉寺。金代扩建为大万寿寺。明代皇家几次赐名修建。至康熙三十一年(公元1692年)起,又大事重修,清圣主于康熙三十六年(公元1697年)亲赐寺名“敕建岫云寺”。寺名历代更改不一,独潭柘一名,传久不衰。潭柘寺依山而建,占地2.5公顷。外围有附属建筑和森林草场,寺内现存殿堂638间。寺院布局分东西中三路。中路依次有牌坊、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三圣殿遗址、毗卢阁等建筑。庭院内古木参天,绿荫覆地。三圣殿前左侧有银杏一株,称“帝王树”,相传为辽代种值,已近千年,至今仍枝叶茂密。毗卢阁为二层楼阁,踞寺之最高处,登楼可俯瞰全寺和环山风景。东路为行宫和方丈院,另有流杯亭一座,此处建筑尺度较小,庭院幽静,修竹丛生,泉水淙淙。流杯亭是沿袭汉魏时期“曲水流觞”的遗风。亭内悬挂乾隆题写的“猗亭”横匾,流杯亭在北京共有四处,以潭柘寺和中南海的流水音最为有名。西路为一组寺院殿堂,有楞严坛、戒坛和观音殿等。寺后有观音殿。寺外北有龙潭,南和东南有安乐延寿堂、东观音洞、明王殿。寺前有上、下塔院,寺内有金、元、明、清各代僧人墓塔70余座,都是砖石结构的,以密檐式为主。
% \9 V9 b$ G/ Q& W7 b& ]0 V潭柘寺保持了明代佛寺的总平面布局与规模,较完整地保留了清代皇家行宫。历代僧人墓塔群也具有较高的历史和艺术价值。: L; v/ ~$ X; y
2.北京红螺寺
9 A+ ~, n2 Y7 Y3 c3 c! f' T红螺寺始建于东晋,扩建于盛唐,原名“大明寺”,明正统年间改为“扩国资福禅寺”,因“红螺仙女”的美妙传说,当地人称之为“红螺寺”。 红螺寺的自然景观十分秀美,北依红螺山,闻过则喜照红螺湖,山环水绕,层林叠翠,古木参天,整个寺院掩映在千亩松海之中,又有“御竹林”、“雌雄银杏”、“紫藤寄松”三绝景点缀其间。经多年开发建设,已形成红螺山、红螺寺、观音寺、呈秀园、松林浴园和采摘园六大景区,总面积6平方公里。 其中红螺寺是旅游区的主体,座落在红螺山南麓,始建于东晋永和四年,扩建于盛唐,原称“大明寺”,明正统年间易名“护国资福禅寺”,俗称“红螺寺”,现为北京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古寺占地百亩,分五处庭院,房244间。中院以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三圣殿为轴心,设有东西四所配殿;千手观音殿,伽蓝殿,际醒祖师殿,印光祖师殿和诵经房数间。东院为接待处;西院为方丈退居寮和十方堂;东下坎北为老僧退居寮和延筹堂,南为练习功场;西上坎为螺蛳塔和骨灰堂。 红螺寺是金、元、清三代佛教盛地,高僧辈出。金代高僧佛觉禅师、元代高僧云山禅师、清代有佛教第十三代祖师彻悟际醒禅师均在红螺寺讲经,四方僧侣多来红螺寺拜佛学经,使红螺寺成为京北名气很大的名刹古寺,史有“南有普陀。北有红螺”之说。 红螺寺风景优美,其中御竹林、雌雄银杏和紫藤寄合称三大绝景,旅游区环境幽雅,古木参天,经年常青,四季花香,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竞秀。寺西之珍珠泉,碧透似镜,沸泡如珠,有神泉之称;寺南之红螺湖,水波荡漾,溢彩流光,是划船、游泳、垂钓的好去处。红螺寺还推出红螺四季游:春有“红螺庙会”,夏办“中小学生夏令营”,秋开展“金秋红螺游”,冬举办“红螺岁寒三友红螺游”。红螺寺大门前有气宇轩昂的四柱三门式巨型牌楼,画栋雕梁,牌楼上方有人大常委副委员长卢嘉锡题写的“京北巨刹”四个大字。正门上高悬一幅楹联“一脉珠泉参妙谛,双峰螺岫证如来”。大门内影壁上书“须弥胜境”四字,由影壁前折向东行,穿行在翠竹林中的一条曲折小径,顿觉兴致盎然。寺内有雌雄银杏,东侧为雌,结果但不开花;西侧为雄,开花但不结果,奇特之处在于西侧的雄性银杏,树高30米,主干四周,生有十株侧干,据说自唐代栽了这两株银杏以来,每改换一个朝代,就多长出一株侧干,这只是一种传说,但银杏的树龄已在千年以上,则是确切无疑的。大雄宝殿已依原样式进行了修复,殿后有“紫藤寄松”,大雄宝殿后面的西侧生长有一株树龄数百年的平顶松,树高6米余,有9个分枝,平直地伸向东侧的四面八方,下面用十余根木料支撑,平顶松附近,有两株碗口粗的紫藤如龙蛇飞舞一样绕生在松树上,形成一个巨大的伞盖,遮荫面积400多平方米,每年春末夏初,藤萝花如串串紫色珍珠一样,挂满枝头,碧绿的松枝与紫色的藤花相继争奇斗艳,令游人叹为观止。 红螺寺松林面积近600亩,百年以上古松万余株,林业部门注册古树2984株,达到一二级名木的古树263株。据统计,红螺寺风景区的各类树木约有90万株,丰茂的林木,使红螺寺空气清新湿润,游人至此度假,十分有益健康。由红螺寺登上海拔812.9米的红螺山顶,但见一望无垠的华北大平原万里烟波,南望首都北京的依稀可辨,密云水库浩瀚无垠,万里长城蜿蜒起伏,登临纵目,心旷神怡。
' d# C+ ? e+ E& r! X' h! [$ w8 t3.北京天宁寺 # t+ j; Y2 _1 M5 z \$ K, W
天宁寺的前身是北魏延兴年间(公元471-476年)所建的光林寺,自建成至今寺宇屡毁屡建,名称先后改为弘业寺、天王寺、大万安禅寺,公元1435年定为今名。天宁寺现存建筑,以寺后佛塔最为壮观。塔总高57.8米,为砖筑实心密檐式八角塔,造型庄重秀丽。寺塔建于十二世纪辽代,当时它矗立于辽都燕京内城之东,是城内屈指可数的高大建筑。7 Q- m# R3 y( S- s
寺自建成至今已经八个多世纪,其间北京城区位置几经变迁,范围不断拓宽,天宁寺现居市区西南广安门外,以天宁寺命名的立交桥凌架于寺的侧畔,这里已成为北京颇具特色的街景之一。0 u! w2 }$ S0 G' p6 O+ {: H% m+ p
4.北京云居寺
& n, w- s& N. _ 云居寺位于北京西南房山区境内,距市中心70公里。占地面积70000多平方米。由云居寺、石经山藏经洞、唐辽塔群构成我国佛教文化特色一大宝库。1961年3月4日被国务院首批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2年,作为世界上保存石刻经版最多的寺庙入选“北京旅游世界之最”,同年云居寺塔及石经列为世界文化遗产预备清单。1997年以来连续四年被评为“北京市文明旅游景区”,同年被命名为“北京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1999年荣获“京郊环境建设示范景区”和“北京花园式单位”荣誉称号,2001年荣列国家AAA**旅游景区,同年通过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和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双认证。2004年11月15日被北京市人民Z*F批准为市级风景名胜区。寺始建于隋末唐初,经过历代修葺,形成五大院落六进殿宇。两侧有配殿和帝王行宫、僧房,并有南北两塔对峙;寺院坐西朝东,环山面水,形制宏伟,享有“北方巨刹”的盛誉。1942年云居寺被 日军炮火夷为废墟。1985年成立云居寺修复绿化委员会,进行了一期修复工程和周边绿化。1998年后,进行了石经回藏及二期修复工程。目前,云居寺已恢复了昔日的庄严。云居寺是佛教经籍荟萃之地,寺内珍藏着石经、纸经、木版经号称“三绝”。“石刻佛教大藏经”始刻于隋大业年间(605年),僧人静琬等为维护正法刻经于石。刻经事业历经隋、唐、辽、金、元、明、六个朝代,绵延1039年,镌刻佛经1122部、3572卷、14278块。象这样大规模刊刻,历史这样长久,确是世界文化史上罕见的壮举,堪与文明寰宇的万里长城、京杭大运河相媲美,是世上稀有而珍贵的文化遗产。被誉为“北京的敦煌”、“世界之最”。“房山石经”是一部自隋唐以来绵延千年的佛教经典,不仅在佛教研究、政治历史、社会经济、文化艺术等各方面蕴藏着极为丰富的历史资料。而且在书法艺术上有着重要的文化价值和艺术价值。
: ^( O+ y ]) e5 m6 H* r5.北京戒台寺
3 B- L! e8 C# d9 e: J% p9 h戒台寺又称“戒坛寺”,坐落于北京市门头沟区的马鞍山上,是一座建于唐代的佛寺。它以拥有中国寺院中最大的戒台而闻名,同泉州开元寺戒坛、杭州昭庆寺戒坛并称为“中国三大戒坛”。戒台是佛教寺院向信徒传授戒律的地方,只有大的寺庙才设置。戒台寺始建于唐武德五年(公元622年),初名“慧聚寺”,辽代时在寺内建立了戒坛。明代正统十三年(公元1448年)重修后,改名为“万寿禅寺”。清代康熙、乾隆年间又对其进行了维修与扩建,现存的建筑多为清代所建。戒台寺占地面积约4.4公顷,寺内主要建筑有山门殿、天王殿、大雄宝殿、千佛阁、九仙殿、戒坛殿等。大雄宝殿是寺庙的正殿,乾隆亲笔为其书写了“莲界香林”匾额。戒坛位于寺的西北部,坛基以精美的汉白玉雕成,整个戒坛为3层,高约3米。上层有莲花宝座,塑有释迦牟尼坐像。戒坛周围还塑有113个戒神像。千佛阁的北侧为牡丹院,院内遍植丁香、牡丹,院内建筑融合了北京传统的四合院形式和江南园林艺术的风格。殿堂四周分布着许多庭院,各院内有精美的叠山石,葱郁的古松古柏,加上古塔古碑,山花流泉,显得格外清幽。寺中著名的树木有“自在松”、“卧龙松”、“九龙松”和罕见的“活动松”,你随意拉动它的哪个松枝,整棵树的枝叶都会跟着摇动,好象一阵狂风正在袭来似的。活动松远在200多年前就已闻名,乾隆皇帝在此还留下了一座“题活动松诗”的石碑。北京流传着“潭柘以泉胜,戒台以松名” 的说法.
* J7 {+ l8 Q( d' \/ O! R8 q戒台寺是中国北方目前保存辽代文物最多、最完整的寺院。这里保留的佛塔、经幢、戒坛等建筑,对于研究辽代佛教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m9 |0 V9 p0 l6 `
6.卧佛寺,始建于公元七世纪的唐代贞观年间,至今已有1300多年历史。元、明、清各代均有修建,是北京著名的古刹之一。此寺初名兜率寺,后曾改名为昭孝寺、洪庆寺、永安寺、十方普觉寺等。因寺内有一尊巨大的铜铸卧佛,故又俗称卧佛寺。整座庙宇,共分四进院落,前竖彩坊,背靠青山。主要殿堂均在一条南北中轴线上,层层递进,森严肃穆。中轴线两侧,辅以配殿、廊庑和行宫别院等。庭院幽雅,景致秀丽,是一处深为中外广大游人所喜爱的郊游胜地。 古柏道及牌坊 寺前缓坡道上,古柏参天,浓荫蔽日,宛如一条绿色的长廊。千年古柏,奇拙苍劲,又似两列威武的仪仗。古柏林荫大道南端建有一座木构彩坊,北端筑有一座琉璃彩坊。翠树彩坊,相映成趣。前后两座牌坊,尤以琉璃牌坊最为壮丽,四柱七楼,金碧辉煌。牌坊上,刻有乾隆的题额,正面为"同参密藏",背面为"具足精严"。山门殿步入琉璃牌坊,便是第一进院落。院内有一个半月形水池,池上架筑石桥一座。水池两侧,钟 鼓楼对称而建,簇拥着正前方的山门殿。殿内塑有哼、哈二将神。哼、哈二将又称金刚力士,是佛教守护寺门的神将。据民间传说,一个鼻子里能哼出白气,一个口中可哈出黄气,以驱逐妖魔、杀歼鬼怪,所以俗称哼、哈二将。天王殿进入第二进院落,即是天王殿。殿内正中供奉弥勒佛坐像一尊。大腹便便,笑容满面,似在迎接来宾,给人一种大慈大悲的感觉。弥勒佛像背后,还塑有韦驮立像。据说,韦驮因保护释迦舍利有功而成佛的。殿内两侧,各有立像两尊,异常威武。这便是四大天王,亦称四大金刚。他们分守四方天门,以保天下风调雨顺、国泰民安。腊 梅 栽于殿前左侧檐下,十分繁茂。每当冬雪飘临之际,梅花怒放,奇香四溢,为寺内一胜景。娑罗树位于腊梅近处的东侧和南侧,有两棵古老的大树,挺拔苍劲。据传,这两棵树,是为了象征释迦牟尼涅般木于娑罗树下,早年从印度移植来的。因而此树又?quot;圣树"之称。其实,该树既非移自印度,也不是娑罗树,而是七叶树科中的一种秀丽的七叶乔木。三世佛殿位于天王殿后,殿前檐挂有乾隆御书"双林邃境"大匾。殿内中央供奉释迦、燃灯、弥勒三尊大佛,高大庄重。据佛经说,燃灯为前世佛,释迦是今世佛,弥勒即后世佛,他们均是如来佛的化身,分管人们的前、今、后三世。 在三世佛两侧还塑有十八罗汉,造型生动,着色鲜艳。据说于东南角的一尊罗汉像 为乾隆的塑像,他身披铠甲,穿靴戴帽,与众不同,占取罗汉之位,为自身塑造"金身"。其用意是想修成正果,立地成佛,很是有趣。卧佛殿卧佛殿为该寺的主体建筑,前檐所悬"性月恒明"大匾为慈禧皇太后手书。 殿内因供有一尊巨大的铜铸卧佛,故名卧佛殿。卧佛造于唐代,初为木雕,元代至治元年(1321),改为铜铸。长一丈六尺,重54吨。据元史记载,"用工七千,冶铜五十万斤"才铸造成功。大佛作侧身睡卧状,一臂曲肱而枕,体态安祥自如,铸造工艺极为精细,是一件珍贵的艺术品。巨佛身后环立着"十二圆觉"塑像。传说,这是佛祖释迦牟尼于婆罗树下"涅*1"逝世之前,向他的弟子们嘱托后事的情景。殿内"得大自在"匾额为乾隆手笔,意为释迦牟尼修道成功,已得到了最大的自由。 巨佛前放置有一个八卦香炉,两个烛台和花瓶,合称五供。此外,还陈列有轮、螺、伞、盖、花、罐、鱼、结八件佛家法宝,俗称八宝,以象征吉祥如意。 殿内左右的玻璃橱 内,陈展有十一双黄缎云鞋。这是清朝十代皇帝及袁世凯敬献的贡品。
% g) f2 |4 b6 U6 n僧舍 建于中轴线外的东路,共设有霁月轩、清凉馆、大禅堂、祖堂、斋堂等六个院落。原为僧人居住之地,现辟为别墅,接待中外游客住宿。行宫院位于中轴线外的西路,由三个院落组成。南侧两院内,山石点缀,小桥流水,殿舍讲究,环境幽雅。北端院内辟有莲花池,池水碧透,浮莲点点,游鱼嬉戏,充满生机。池畔的彩廊、敞轩、山石、树木倒映池中,别有天地,景色尤佳,是游人憩息、赏景的好处所。从行宫院西北行,即可到达极富自然野趣的樱桃沟花园。5 \& |8 J) j P) W0 `9 q' {
7.北京法源寺
/ q9 b* b! ?. w0 T) E l! A$ w 法源寺在北京宣武区法源寺前街。是市内现存历史最悠久的名刹。唐贞官19年(公元645年)诏令立寺,武后万岁通天元年(公元 696年)建成,赐名悯忠寺。清雍正12年(1734年)改今名。寺由山门、钟鼓楼、天王殿、大雄宝殿、悯忠台、大遍觉堂、藏经阁及东西廊庑等组成。悯忠堂存有历代原藏石刻、经幢等。1955年重修现为中国佛教学院和中国佛教图书文物馆所在地。
0 V$ l- U- X: Y8.北京大觉寺
( D: b: P* x) g- M. K9 g大觉寺位于北京西部旸台山麓。始建于辽咸雍四年(公元1068年),因寺内有清泉流入龙潭,故又名清水院。是金章宗时著名的西山八大水院之一,时称灵泉寺。明宣德三年(公元1428年)重修,建成天王殿、无量寿福殿和龙王殿,改称大觉寺。寺院坐西朝东,体现了契丹人尊日东向的习俗。寺内建筑依山势层叠而上,自东向西由山门、碑亭、钟鼓楼、天王殿、大雄宝殿、无量寿佛(动静等观)殿、大悲坛、舍利塔、龙王堂组成,多是清代重新修建。殿宇雄伟古朴,布局规整严谨。寺内后山是一处别致的园林,麓林曲径,叠石流泉,情趣非凡。寺前平畴沃野,景界开阔;寺后层峦叠嶂,林莽苍郁,以清泉、石树、玉兰花和清幽的环境享誉四方。寺内古树参天,流泉淙淙,盛夏时节,浓荫蔽日,把整个寺院覆盖在万绿丛中。院内有乾隆年间从四川移来的玉兰树,花繁瓣大,色洁香浓,树龄300年上下,堪为京城玉兰之最。还有一株高大而古老的银杏树,俗名“白果王”,需6人方能合围,浓荫可蔽半个院落,据说已傲立800年之久。寺内泉水自石缝流出,汇成碧潭,又经石槽缓缓顺山势而下,水流清澈,四时不竭,使整个寺院呈现出一派生机。
! i% \* r# p2 E# {# ?大觉寺是一座拥有丰富历史遗存的千年古刹。《阳台山清水院创造藏经记》石碑,尤为珍贵,是研究辽代北京历史地理的重要史料。殿堂内供奉的佛像雕塑精美,形象生动,保存基本完整。
4 p) v( X7 z. D+ }: ~9 S9.北京大延圣寺' I: h5 s0 S& ~4 B1 P7 a- m8 ]
亦名延寿寺、法华寺。位于北京西北郊昌平县境内,银山南麓。寺始建于辽代大安年间(公元1085-1094年),公元1125年曾重建。延圣寺兴建时,银山上下共有僧寺、庵堂72座,而以延圣寺规模最大。延圣寺建军后数百年间香火旺盛,僧侣众多,曾与江苏镇江寺齐名,人称“南金北银”。十七世纪中叶后,由于战乱频仍,香火渐稀,寺殿颓废。本世纪四十年代又遭侵华日军洗劫焚烧,寺殿尽毁,唯余寺院中历代高僧墓塔,人称银山塔林,寺名已渐被遗忘。塔林现存塔7座,5座为十二世纪时金代所建,均为密檐式砖塔;两座是建于十三、四世纪的元塔。银山塔林风景区位于八达岭-十三陵风景名胜区的东部。银山得名于冬季“冰雪层积,色白如银”又顺“麓有石崖,皆成黑色”称为铁壁。合称铁壁银山。唐朝高僧邓隐峰曾在此山讲经说法。辽代于山前建有宝岩寺,金天会三年(1125年)该寺被改建为大延圣寺,明正统十三年(1448年)重建,钦赐寺名“法华禅寺”。下领七十二庵,为京郊名刹。寺内有 古塔7座。其中,金代密檐式砖塔5座,元代喇嘛塔2座。周围山麓上也建造了许多型制各异的僧塔。现在,寺院已成遗址,但寺内及周围的18座古塔仍保存较好,1988年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景区内还保留有说法台、古佛岩、朝阳洞等古迹。( R0 M1 W; b% h! O; n
10.北京妙应寺
, [+ a1 k$ J* e) g妙应寺在阜成门内大街路北。该寺建于元至元八年(公元1271年),初名大圣寿万安寺,至正二十八年(1368年)曾遭火焚,于宣德八年(1433年)再建,改称妙应寺。因寺内有通体涂以白垩的塔,俗称白塔寺。现寺内的建筑大都为清代所建,仅白塔在火焚中幸免,为元代遗物,至今已700余年。白塔在北京城内西区,始建于至元九年(1272年),原是元大都圣寿万安寺中的佛塔。该寺规制宏丽,于至元二十五年(1288年)竣工。寺内佛像、窗、壁都以黄金装饰,元世祖忽必烈及太子真金的遗像也在寺内神御殿供奉祭祀。至正二十八年(1368年)寺毁于火,而白塔得以保存。明代重建庙宇,改称妙应寺。 5 z$ {" i) [6 N5 p+ m- @/ H
白塔为藏式佛塔,砖石结构,由尼泊尔人阿尼哥设计建造。阿尼哥擅长铸造佛像,初随本国匠人去西藏监造黄金塔,后随帝师八思巴入元大都。他除了造圣寿万安寺白塔外,还造了五台山大塔院白塔。 妙应寺白塔用砖砌成,外抹白灰,总高约51米。塔的外观由塔基、塔身、相轮、伞盖、宝瓶等组成。塔基平面呈正方四边再外凸的形状,由上下两层须弥座相叠而成,塔基上有一圈硕大的莲瓣承托着向下略收的塔身,再上为十三重相轮,称“十三天”,象征佛教十三重天界。塔顶以伞盖和宝瓶作结束,伞盖四周缀以流苏与风铎。
, {. t8 c( a2 b7 X9 w此塔的出现,对内地明清两代喇嘛塔的兴建有着极其深远的影响。
/ J! ?, a* x6 A r2 {$ i% D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