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不长的胡同内,有三处值得一赏的人文景观
; i6 t3 ^+ U7 d' I7 q; f0 B' r% _4 g) F! C
1、鲁迅先生故居:砖塔胡同84号院,就是在这偏僻的三间房内,鲁迅先生写出了《祝福》、《在酒楼上》、《幸福的家庭》和《肥皂》、《中国小说史略》等作品。! B" Z' ~" @' e8 [# V# D, e
1923年鲁迅在与周作人反目后,便从八道湾搬来了砖塔胡同61号(现84号) ,直到1924年5月25日,先生与妻子朱安迁居西三条,就此离开了砖塔胡同。
( Q/ `$ J& d& j 这是鲁迅先生最穷苦落魄的一段时间。由于被“逐出”八道湾时几乎“囊空如洗”,在短短几个月的时间里也不可能有较多积蓄,先生在砖塔胡同的住所只是简单的换了换家具,而且几乎都是朋友相赠或者二手购置。之后,先生购买西三条房产的八百元钱也是向两个朋友借的。这笔款子直到两年后去厦门教书的时候,才借助厦门大学的薪水陆续还清。( S% L, @# E8 C
在砖塔胡同的日子先生一直患病,并捞下了肺病的根,十余年后终因肺病辞世。先生是我很崇拜的人,索然他的作品其实我到现在还读不大懂。但是他的为人,他做事的态度,他宽广的胸怀都是让我学习的。
$ N) l9 G. M# \8 t# R% j 但在84号院,我第一此见到如此傲慢的老大爷。在我看来,一个古稀老人在经过岁月的风霜沉淀后,还有着如此不合时宜的言语与举动是不可理解的。
% e( M, n3 d+ m; u 走过很多的胡同,每次都会进入到院子里,也见到了很多的老人,我们都会热情的打着招呼,老人也会如数家珍般的说起那些过去的故事。老人是院子的见证者,他们都有满满的故事跟你讲,虽然我并不知道他们是否真的愿意与人分享。在我走访的无数院子中,这是第一次。具体情况就不用叙述了,还是提醒大家以后到先生故居时一定要谨慎,最好先与老者打声招呼获得通行。
|- R9 \7 [8 d3 D6 G$ k/ P
外墙虽然写上了“拆”,但实际上此处住所已在保护范围内了
5 ], @ e3 L# @, |/ ?( k
院门一侧偷偷躲藏的小猫
; I8 k7 [6 ~3 A. B" M
这就是先生曾经居住的地方
2 x1 B3 K# R2 T2 Y7 Y
84号院外景
, K* ?. u' {& X$ |6 U4 M
透过窗户的阳光,曾经伴着先生写下了《祝福》
1 x& U `6 \: K0 b( q) H* B
2、万松老人塔:也就是北京人常说的砖塔,它矗立在砖塔胡同的东口,胡同的名字也就来源于它。
: Z; F7 P) Y: N2 m 万松老人是金末元初著名的佛学大师,曾提出“以儒治国,以佛治心”的主张,在他圆寂后,有人修了这座塔,“砖塔胡同”的名字自元代沿袭至今,可算是北京城里最古老的胡同之一了。
7 o2 v/ t6 T9 g b7 G9 Z 近日,探访砖塔胡同可清晰的看见砖塔处理在胡同一端,只是被纱网围绕。周边的居民大妈告知,在修地铁时候,为了保护砖塔而将其修缮,可是砖塔围起来了却不见动工,如今四号线已开通许久了,砖塔却迟迟难见天日。
1 ~$ A5 D' b5 P+ d+ c1 { 又有好消息称,今年5.1,修缮一新的砖塔将与游人见面。在我看来,砖塔是这条胡同的根,而砖塔胡同是北京胡同的根。由此推敲砖塔的重要性,它是需要我们好好爱护的。
W ^ \' J7 \3 H
0 L/ J+ _; Y% e2 F( `3、张恨水先生故居:鸳鸯蝴蝶派作家张恨水曾居住在砖塔胡同43号(今95号)并在这里走完了他的人生旅程。
- {, [* Y+ h4 v+ D0 r# U, G 张恨水(1897年5月18日-1967年2月15日),原名心远,恨水是笔名,取南唐李煜词《乌夜啼》“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之意。张恨水是著名章回小说家,也是鸳鸯蝴蝶派代表作家。作品情节曲折复杂,结构布局严谨完整,将中国传统的章回体小说与西洋小说的新技法融为一体。# r, [9 M, s" T3 c* r, ~
张恨水一生创作了120多部小说和大量散文、诗词、游记等,共近4000万字,现代作家中无出其右者。其代表作有《春明外史》、《金粉世家》、《啼笑因缘》、《八十一梦》等。他不仅是当时最多产的作家,而且是作品最畅销的作家,有“中国大仲马”、“民guo第一写手”之称。5 M' }' @, F) S0 w9 J* T
当我数着门牌号步步前行时,却发现无论如何也找不到95号……在多方打听下,一个曾经张恨水的邻居老大爷痛心的说“拆了”。这是多么可悲的事情,当我找到故居原址,看到平地而起的新楼时,我发现了金钱的力量!
! b' G/ P# M9 z9 k) {$ Z } 哇塞!这是二环耶,这是六层的低密度小板楼耶!谁能给我个价……
! s4 {: Z+ c0 N. _
曾经的张恨水故居位置
1 ~8 d) t% M3 V/ b
新的门牌号
0 E3 r, R) M5 J/ |+ C7 n
气派的二环小板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