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井清蒸牛腩 以茶入馔
9 V8 M9 J, m3 S7 E" W “食文化与茶文化,就像花园里的交叉小径,互相张望,却罕有融合。酒类侠,茶类隐。茶的性格更加一波三折辗转反侧,曲折间更见其幽暗之心。”
( P, X( I+ `6 U5 e) G以茶入馔 历数茶之种种3 O. T+ ~" q# y5 C" F* D
茶的药用和食用历史比其饮用史更长。这是美国人汤姆·斯丹迪奇(Tom Standage)得出的结论,在他的《六个瓶子里的历史》中提到:茶树本是生长在喜马拉雅山东部丛林中的一种常绿灌木,史前时期,人们已经意识到咀嚼茶树叶可以提神醒脑,中国西南少数民族煮茶时放入葱姜制成药膳,而泰国北部的游牧民族将茶叶蒸煮熟,攒成球,然后就着盐、蒜、动植物油、鱼干吃。& s" i% @9 d4 A8 Y. ~% b
然而茶真正成为风靡大江南北的全国性饮品,已经是唐朝。公元780年,历史上首次征收茶税;同一年,诗人陆羽写成了《茶经》。以茶入馔,则更晚,一道龙井虾仁,最早的记载年代见于清末,遑论其他。+ b, ?# A; W/ d3 {; a
食文化与茶文化,就像花园里的交叉小径,互相张望,却罕有融合。酒类侠,茶类隐。茶的性格更加一波三折辗转反侧,曲折间更见其幽暗之心。茶是有阶层的,百姓有百姓的喝法,显贵有显贵的乐趣,究其细理,可以无穷尽。而酒也是有阶层的,罗马时期的葡萄酒严格按照阶层划分,不像古埃及时期,一群人围着一缸兑水的葡萄酒谈诗论道。
( b$ {+ \! v& {! z茶食 中式茶食三大菜; C. K7 y5 L+ `2 i
在中国人的心目中,茶食往往是一个泛指名称,而在茶学界,茶食是指用茶掺和其他可食之物料,调制成茶菜肴、茶粥饭等茶食品,即指含茶的食物。茶食的品种也是多种多样,其中有茶膳,有茶点,都是以茶入食,水乳交融。在北京诸多茶馆中,都会有一些简单的茶食,而专门制作茶膳的餐厅,却不是很多。
9 g1 x7 T2 |! l6 E! Y* b 与茶有关的食物,我觉得有三样是最为成功的。龙井虾仁,一个清雅一个弹牙爽滑,相得益彰,乃是绝配;茶鸡蛋,家常俗物,却也异香扑鼻;樟茶鸭,川菜中的名菜,其中的秘密在于樟树叶与花茶的熏制。而其他的茶菜,怎么说呢,还是说说天上的浮云吧。& [% Y5 M: X$ ^' d$ X1 @* N
当代人以茶做菜,无非是两种形式:有形与无形。有形的多半是绿茶,有清香,颜色嫩,容易入馔;无形的则是茶汤,诸如用乌龙和普洱的茶汤入馔,引其味。无论如何,茶在菜中都是以摆设为前提,本着不影响菜肴本身香味的原则。不同的茶叶有着不同的性格,要把这些年少轻狂的茶叶打扮成温顺的人儿,需要一把力气。
2 B6 x: y# x2 l% J5 r 以茶入馔还是以茶佐馔
2 B" ?7 q! A }: g, |9 e3 S 倒是“茶走茶路,食走食路”更适合,就如同一对男女,不能因为爱情就合二为一,成了一个人。茶餐,可以变化为茶配餐,就如同西餐中的酒配餐。在西餐中,一顿完整的宴席,每一道菜都需要搭配上不同的葡萄酒,基本原则虽然是“白肉配白酒,红肉配红酒”,但是细微之处依然闪烁。根据具体食材与做法的不同,搭配上产地年份品种不同的葡萄酒,这是西餐中的精细文化,一个优秀的侍酒师比一个优秀的厨师更难得。% u6 J, s# N, r' v8 w( U
而在中餐中,人们想的是如何“以茶入馔”,却不想着如何“以茶佐馔”。如果一道前菜是味道清淡的白肉,自然可以搭配一道碧螺春;如果接下来是一道偏油腻的菜品,则搭配一道正山小种;一道鱼可以配凤凰单枞,一道肉可以搭陈年生普……在我看来,这才算是以茶入馔的完美形式:它撇开西方人不遗余力追求知识和真理的方式而独尊体验和“智取”,它身处世外,却在宴席之中。, l/ m: k; h- Z, f4 |0 g
更多的时候,茶浸泡在我们中间。人说茶禅合一,其实茶禅不能合一,茶为茶,禅为禅,同者平和,无欲。茶助禅思,禅呢?不能说,一说就是错。 |